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

ID:523287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_第1页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_第2页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_第3页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_第4页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在介绍建设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应用及基坑计算等方面探讨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并对支护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剖析,阐述了基坑概念性设计的重要性,以供同行借阅。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设计;围护结构;概念性设计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许多高层建筑建设空间逐渐向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对建筑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需要在一些软土地基上进

2、行施工操作,并穿越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理设施,同时基坑支护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一些单位为了节约工程成本,往往忽略了基坑支护结构的重要性,一旦深基坑工程没有采用合理的支护方案,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的进度,而且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道设施的质量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重视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工作,制定出符合深基坑工程需要的支护方案,以确保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71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商住楼四周比较狭窄,且埋有给排水管、通讯管线,场地南北各有一幢3~5层的砖混结构旧建筑物。主体建筑32层,地下室2层;裙楼为商场,塔楼为住

3、宅。该建筑基坑周长约350m,开挖深度约为8.5m。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质钻探揭露地层如下:(1)杂填土,主要由松散砖块、混凝土碎块等组成;(2)淤泥层,深灰色、饱和、流塑,标贯击数1~3击,层厚2.40~8.0m;(3)粉质粘土层,分布不连续,层厚1.10~3.20m,平均1.75m,标贯击数5~8击;(4)粉土层,分布不连续,层厚0.90~3.20m,标贯击数6~12击;(5)细砂层,分布不连续,层厚0.70~4.20m,平均1.91m,标贯击数5~12击,水上坡角为38°~39°,水下坡角为32°~33°;(6)中、粗砂层,分布不连续,层厚0.95~3.

4、80m,平均1.96m,稍密,砂层标贯击数9~14击,中密砂层标贯击数17~22击。(6)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厚0.40~13.10m,平均4.54m,天然抗压强度2.68MPa;(7)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厚4.60~36.6m,天然抗压强度3.04~11.40MPa;(8)微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厚3.3~8.80m,天然抗压强度11.90MPa。7场地内地下水为第四系冲积细砂、中粗砂层中的孔隙水,富水程度中等,粉土富水程度较弱,基岩裂隙水一般较微弱。场地内地下水主要靠东濠涌水侧向补给,其次为大气降水补给。土层参数见表1。表1土层参数3设计方案3.1围护结构设计原则(

5、1)支护结构等级为二级,基坑重要性系数C0=1.0。地面超载值取20kPa。(2)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应满足地下室边墙外界尺寸的要求,并按规范允许的结构受力、变形、施工误差等要求进行放线施筑;深度满足地下室净空要求。(3)支护结构采用北京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计算。施工阶段围护结构最大变形控制在30mm以内,临近楼房地段施工阶段的围护结构最大变形控制在10mm以内。围护结构仅作为基坑施工的临时支护结构。(4)地震烈度:本场地地震烈度为VII度;场地土类型:软弱~中硬或坚硬土;建筑场地类别:II类。3.2结构设计7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基坑周边环境情况,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预应力

6、锚索支护,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根据强、中风化层面标高的不同,调整钻孔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桩桩长,钻孔灌注桩桩长以进入强、中风化岩层1.0m为宜,高压旋喷桩桩长以穿过砂层0.50m为宜。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桩间距1000mm,桩长约14.0m。预应力锚索采用2×7Φ5钢绞线,自由段长6.0m,锚固段长19.0m(图1)。高压旋喷桩,桩径600mm,桩间距为1000mm,桩长13.0m,水泥用量不少于150kg/m。冠梁尺寸为800×600mm,混凝土的强度为C30,腰梁采用32C槽钢。图1基坑支护剖面大样图3.3基坑设计计算基坑设计计算采用理正深基坑设计软件,

7、选用ZK2号孔为例。(1)理正计算原始数据理正计算所需原始数据见表2~表7。表2基坑的基本信息1注:表中画□的数据为问题数据,下同。表3基坑的基本信息2表4土层参数表5超载情况表6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表7预应力锚索情况注:锚杆材料与混凝土材料参数略。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见表8~表12。7表8不同计算方法时的内力及位置表9基坑的水平位移值表10配筋时使用的内力值表11实际配筋结果表12锚索内力及配筋结果注: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略。4设计方案剖析(1)临近建筑非常近(最小4.0m),地层很差,主要为淤泥与砂层,采用锚桩支护设计很难防止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变形,容易造成事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