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

ID:5233015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_第1页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_第2页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_第3页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_第4页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  摘要:互通式立交是公路设计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本文就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过程中,简要阐述该类互通式立交的技术要点,多个立交方案的比选,以及如何选择经济、合理、可行的立交方案。关键词:互通式立交;技术要点;方案比选中图分类号:U448.17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概况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位于合川东部,现为国家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重庆市4个首批启动的中心镇。经济百强镇和合川区规划建设“第二城区”、商贸中心镇、优秀绿化小城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2、,煤炭储量达2.1亿吨,石灰石分布32平方公里,富含硫铁矿、白云石;工业经济发达,有国有企业天府一矿、三矿和重煤五处、十处,规模以上企业15个。可见在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段设置枢纽互通的重要性,三汇互通立交主要为解决合川区第一大镇三汇镇周边上下渝广高速而设置。本文依托于正在建设中的渝广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案例,论述了地形复杂条件下的立交规划和方案设计要点。62交通量预测根据渝广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量预测结果,渝广高速公路三汇互通式立交的转向交通量在2034年为54496辆/d,其中,主流向为广安—重庆城区方向,为26309辆/d,约占总转换流量的48%;其

3、次为重庆城区—广安方向,为25710辆/d,约占总转换流量的47%。转向交通量分布见图1。(1)2015年(2)2034年注:图中括号外数据为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括号内数据为小客车设计小时交通量。图1转向交通量分布3主要技术标准采用状况3.1主线设计标准互通式立交区段内的主线平、纵面线性符合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一般值的要求,受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极限值。3.2匝道设计标准3.2.1设计速度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速度采用40~50km/h,环形匝道采用40km/h。3.2.2平面线形设计61)匝道的平面线形设计,应考虑地形和地物条件,

4、并能适应车辆在匝道上行驶速度的变化,确保车辆连续、安全地运行。2)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直线各段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以设计车速行使3s的距离,回旋线的长度还应同时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3)最小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的最小参数应满足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驶入匝道的分流鼻处应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4)匝道与主线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相互衔接时应预留50cm路缘带。5)匝道平曲线超高应根据具体位置(如分、合流处,收费站)、纵坡大小,考虑实际行驶速度等灵活设计。6)匝道平曲线加宽一般在行车道内侧,双车道匝道的加宽在内、外侧均等加宽,加宽缓和长度应与缓和曲线长度一

5、致。3.2.3纵断面线形设计1)匝道的最大纵坡不宜大于表4的值。由于纵向排水的需要,挖方路段最小纵坡一般应不小于0.3%。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不宜大于8%。表1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与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符合JTG6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一般值规定。匝道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平、纵组合设计一般原则。3)楔形端部附近的匝道竖曲线应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分流鼻附近的竖曲线应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4)匝道视距采用停车视距,当平曲线内有障碍影响视线时,为确保视距,必须将障碍物清除。4方案布置三汇互通立交主要为解决合川三汇周边上下渝广高速而设置,主流

6、交通为三汇←→重庆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58pcu/h。结合本立交的地形和实际情况,本次设计在相同位置上设计了两个不同形式的立交方案进行同深度比较。4.1方案1采用半定向迂回型互通方案,匝道设计速度40km/h。互通范围主线最小圆曲线半径1600m,最大纵坡2%,匝道最小半径70m,最大纵坡5%,匝道全长2.882km。A、B、C、D匝道为8.5m宽,E匝道对向双车道为15.5m宽。图2方案1平面示意图图3方案2平面示意图4.2方案2采用B型单喇叭方案,匝道设计速度40km/h。互通范围主线最小圆曲线半径1600m,最大纵坡2%,匝道最小半径50m,最大纵坡4.5

7、71%,匝道全长2.204km。A、B、C、D匝道为8.5m宽,E匝道对向双车道为15.5m宽。65方案比选互通式立交的方案比选和设计是一项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系统工作,一座互通式立交,始终没有最佳方案,但却总有更优方案。任何一种方案都是利弊共存,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处理好“利”与“弊”的取舍与平衡。本互通式立交2个方案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见表2。表26结语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节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关系对路网功能作用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注重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人们的出行提供

8、最大的方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