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ID:52332446

大小:4.77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4-04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3[1].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3区域发展差异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一)划分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10个9个12个黑内蒙古吉晋豫鄂湘赣皖新藏甘青陕川云贵渝宁辽冀鲁苏浙闽桂粤琼京津沪10个9个12个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12个中部经济地带9个西部经济地带10个范围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不含台港澳)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川渝黔云藏陕甘宁青新划分依据自然条件优越较优越较差经济基础雄厚较薄弱薄弱发展水平较高较低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较低较低地带东部范围12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地位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优

2、势条件①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黄淮平原、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工业: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②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③45%的大学、60%的科学家工程师集中这里④16%的面积上,有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存在问题①能源、原材料不足。②北方淡水资源短缺,江河下游洪涝多。③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方向①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外贸、金融、海洋基地②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③利用人才、技术、信息基地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④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地带中部范围9个省级行政区地位位于中国腹地,担

3、负承东启西的作用优势条件①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②东北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牧场广阔,大部分省份的农业发达。③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④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为主。存在问题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危害、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发展方向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之成为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②大力发展农业,使其成为商品粮和农林渔副产品的生产基地。③加强东西向的运输通道建设,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对外贸易,加强生态环境

4、建设地带西部范围10个省级行政区地位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优势条件①有70%国境线,利于边境贸易②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③西南水力资源丰富存在问题①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②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发展方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一半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中、西部快,东西差异越来越大项目东部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工

5、业化、城市化水平科教水平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较高较低较高较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迅猛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传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产业结构差异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活动题1、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

6、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1)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从三次

7、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应进一步加强轻工业的发展。地带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3、工业化、城市化的差异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的比重相当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较高较低较大较小对外开放的差异(1)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

8、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外开放的差异:东早西晚,东高西低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高寒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能源、原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不足能源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气候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