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

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

ID:52336620

大小:154.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_第1页
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_第2页
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_第3页
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线条之美_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2月语文教学通讯Feb.,2011第618卷第2期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Vol.618No.2◆谈艺录线条之美: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陈龙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国书法以线条作为艺术语言,通过线条的运动、组合与变化,展示其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意蕴。中国书法的线条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性: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相比,书法线条无论其外在形态还是所呈现的形象、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一种最高的抽象;在书法线条中集中体现了典型的东方情调,即东方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取向;书法线条具有严格的程式,包括笔画、结体和章法等都有严格的

2、“法”的规定性。正因为如此,书法线条的变化和自由度是有限的,除了受线条固有的程式制约外,它还必须服从于汉字本身、书体、内容,它还受到书法材质、工具、创作环境和特定情绪等的综合影响,这就注定,书法线条的舞蹈只能是“戴镣铐的舞蹈”。关键词:书法线条最高抽象东方情调程式制约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1)02-0075-04作者简介:陈龙海(1962—),湖南长沙人。书法硕士、美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罗丹说:“一个规定的线(文)通贯着大宇宙,赋条、随形赋形是初级抽象,几何纹饰是二级抽象,“十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运

3、行着,而自八描”和种种“皴法”是三级抽象,那么,书法发展到觉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隶书就完成了绘画的三级抽象,到楷书已演进到四……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级抽象,最后在草书中完成了五级抽象,也是最后抽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像仅有少数人才能具象和最高抽象。康定斯基曾谈到线的“内在音响”。他有的那样。”[1](p.176)中国古代书法家正是这“少数人”认为绘画中的线必须从摹写实物形象这一目的中解之一,他们本能地找到了“通贯大宇宙”的线,并在放出来,这样的线条便能自身作为一种物而起作用,甲、金、篆、隶、楷、行、草等诸多体势中加以层出不穷使它的“内在音

4、响”不再因为旁的任务的干扰而被削的变化,在龟甲兽骨、钟鼎彝器、简帛宣纸上轻歌曼弱,终于获得了完满的力量。[3](P.303)但康氏的艺术精舞,使这一根线“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神只有在西方现代抽象艺术中才得以落实。在中国美”。[2](p.286)总体上,书法线条是由具象到抽象,由象古代绘画中,线条固然没有埋没、围困在“形”之中,形到符号,由单一而多样,由简到繁再到简,由不自但远远没有从“形”中彻底解放;而书法线条则不然,由到自由。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书法是节奏到“隶变”阶段,形的成分、“似”的因子已荡然不存。化了的自然,表达了深一层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到草书中,不仅隶书的“

5、蚕头雁尾”难觅踪迹,就是楷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书中的“弩”、“勒”、“啄”、“磔”等也被解构和异化了。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走上艺术美的方可以说,书法(汉字)每前进一步,就伴随着“抽象性”向,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2](P.362)向上提升一级。一、最高的抽象正因为书法线条具有最高抽象性,那么它所蕴线条本身就具有抽象的品格。之所以说书法线藏的内涵,形象性、情感性等等就具有模糊性、间接条具有“最高抽象”的品格,是因为书法线条抽象得性。梁武帝从王羲之书法中读到的是“虎跳天门,虎最彻底、最纯粹、最富于观念性。如果说中国绘画线卧凤阙”;李世民见到了“烟

6、霏露结”、“凤翥龙蟠”;袁文学75关注05昂体察到“谢家子弟”般的风神;孙过庭感悟的则是评》)[5](p.74)“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君子之风。子敬草书……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线条的情感意蕴比其形象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翻涛簸岳。(李嗣真《书后们面对前贤杰作,如果对书家、书作及其文字内容一品》)[5](p.135)无所知,那么我们很难确定其情感的具体指向。单凭(颜真卿)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颜真卿《刘中使》帖中那个独占一行、纵宕奇逸的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朱长文“耳”字,可以说“欣喜欲狂”,也可以说“满腔愤怒”;《续书断》

7、)[5](p.324)不了解“乌台诗案”,不了解苏轼在黄州“小屋如渔(张旭书)……栖迟卑见,壮猷伟气,寓于笔牍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当时间,盖如神虬腾霄汉,夏云出嵩华,逸势奇状,莫不穷境遇,又怎能从《黄州寒食诗》中读出“也拟哭途穷,测也。(朱长文《续书断》)[5](p.325)死灰吹不起”的心境呢?书法线条由于直曲、方圆、疾这其中活跃着多么强旺的生命的意象,展示着涩、长短、枯润等形态的不同,其情感内涵肯定有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