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低压法合成异丙胺的节能改造.pdf

丙酮低压法合成异丙胺的节能改造.pdf

ID:52342731

大小:1.62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丙酮低压法合成异丙胺的节能改造.pdf_第1页
丙酮低压法合成异丙胺的节能改造.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丙酮低压法合成异丙胺的节能改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工设计通讯合成氨与尿素第43卷第6期ChemicalEngineeringDesignCommunicationsAmmoniaandUrea2017年6月丙酮低压法合成异丙胺的节能改造吴珍汉(安徽昊源化工集团生产副总办公室,安徽阜阳236000)摘 要:介绍了生产异丙胺装置改进的过程,通过采取改进的生产工艺和催化剂成分,并采用等温反应,使丙酮法合成异丙胺新工艺的流程完善,提高了异丙胺的收率,增加了效益。关键词:丙酮;异丙胺;催化剂;合成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6490(2017)06–0001–02Energy-savingModificatio

2、nofIsopropylamineSynthesizedbyLowPressureWuZhen-han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processofimprovingtheproductionofisopropylamine,andimprovestheyieldofisopropylaminebyimprovingtheproductionprocessandaddingthecatalystcomponentsandtheisothermalreactiontoimprovetheprocessofthenewprocessofisopropy

3、laminebyacetone.benefit.Keywords:acetone;isopropylamine;catalyst;synthesis0引言3)项目建设情况1)国内外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自2011年2月进行项目的考察全球异丙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巴西和和技术咨询以及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0月进行研究实施并中国,总年产能力约15万t,供需基本平衡,主要采用异丙醇逐步进入设备订购、制作、安装阶段,其中运用了许多高新法和丙酮法;2000年以前我国异丙胺产能和规模小,每年有技术,节能技改于2012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投运10d后即

4、一定数量进口来满足需求,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药、医达到设计能力。投产运行至今,装置运行稳定,消耗大幅度药和染料市场复苏,刺激和推动了我国异丙胺发展步伐,国下降。内数家企业纷纷新建和扩建装置,生产厂家有20余家,经过1异丙胺生产工艺介绍市场的竞争,目前生产厂家4家,生产能力已达10万t。1.1异丙醇法美国亨斯曼及化学公司上世纪首次采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异丙醇为原料的反应需在氢气氛下,理论上反应不消耗建成异丙醇法生产异丙胺,但该技术主要处于封锁。北京化氢,氢的存在仅是为了活化催化剂。工研究院采用丙酮法合成异丙胺,经过发展改进,日渐成熟,(CH3)2CHOH+NH3→(CH3)2CHNH

5、2+H2O但能耗依然偏高。安徽昊源化工集团采用了丙酮法合成异丙该方法以异丙醇为原料,临氢及Cu、Ni或Co催化剂存胺,在现有异丙胺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下,异丙醇与氨反应生成异丙胺,其反应条件是180~250℃优化了工艺过程,合理的工业放大,使用镍基催化剂,氧化的温度、1.0~2.5MPa的压力和催化剂的负荷为0.2L异丙醇/L铝作为载体,大大提高了丙酮转化为异丙胺的选择性,避免催化剂/h。了副产物的大量生产。本法要大量使用重要工业原料异丙醇,而且能耗相对偏2)项目提出的背景高,副产物多,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不长,大规模生产难,所该异丙胺装置是以丙酮、液氨和氢气为原料生

6、产异丙胺以不易推广应用。产品。1997年安徽昊源化工集团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1.2丙酮法的异丙胺项目于1998年年初建成投产,项目采用异丙醇生产丙酮与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而生成胺。丙酮胺化工艺,生产规模小,此方法操作难度大且原材料消耗高,能反应机理是丙酮首先胺化而生成亚胺,亚胺加氢再生成胺。丙耗大,产量低,不利于市场竞争。酮生成亚胺的速率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其过程表示如下:2005年,本公司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再次合作开发的异丙CH3COCH3+NH3→CH3C=NHCH3+H2O胺项目,对异丙胺装置进行了探索性的系统改造,并采用新CH3C=NHCH3+H2→CH3CNH2

7、CH3型的丙酮生产工艺方法,不仅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并丙酮法综合效益更好些。我国由于丙酮产量大,因此国扩大了产品的产量,简化了工艺,并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内异丙胺装置多采用丙酮法。目前丙酮法已研制出使用专利在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异丙醇和二异丙胺依然偏高,循环物料催化剂的新技术,但副产物二异丙胺和异丙醇会大量生成,来回循环,原料和能耗都依然偏高(详见下表1)。导致能耗增加,国内外丙酮法制异丙胺的技术指标比较(详见下表2)。表1技术应用前异丙胺的各项消耗及产品质量表2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