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

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

ID:52343940

大小:391.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_第1页
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_第2页
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_第3页
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7期ScienceandTec科hn技olo管gy理M研an究agementResearch2OO9No.7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7—0429一o4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研究郭庆然(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降低了企业生产中物耗和能耗,它和传统技术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潜力,形成新的生产力。在构建了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微观经济模

2、型基础上,论证了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原因,并给出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和具体举措。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经济绩效;企业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国内外市场融合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说明了企业信息化刘一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并且在引入用,对企业经营过程、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等都产生了深远价值链相关理论的同时,分析了信息化与竞争力、价值链与的影响和冲击,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竞争力、信息化与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指出信息化通过优化企业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新的竞

3、争优势,价值链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论证了才能使其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取得长足的发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微观经济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展。目前,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将信息技术作为增强企业竞论证了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原因,并给出了企业信争力的主要杠杆和武器。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和具体举措。产力,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信息技术革命正2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微观经济模型构建在重构整个国家经济,也使企业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面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也

4、是个网络的社会,因此谁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在这场信息革命中领先一步,谁便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据优势。信息技术是提高竞争力和促使经济增长的关键,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竞争13趋激烈的2l世纪,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信息技术是每个企业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条件和重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要途径。在我国,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还不够,

5、大多数性的变革。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充分意识的,能够比其它企业更为持续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抓住信息化的巨大机遇,全面提升企业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竞争力,这一问题己经变得日益迫切。因此,对企业信息化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提升竞争力的机制进行研究也变得十分重要。断提高。信息技术能使企业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相关的研究综述下面利用微观经济学的

6、厂商理论,分析厂商A运用信息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技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前后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可作如GregoryL.Parsons(1983)最先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力进下假设:第一,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行了初步的研究;Porter(1985)将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为成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第二,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种形式,并且指出企业竞争优势最态,市场均衡价格为Pn;第三,短期内,所有厂商均无超额主要体现在成本型竞争优势领域;C.Wisenan(1988)

7、突出利润。了Porter的成本型竞争优势理论原则,但认为战略信息系统由于MR=MC,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R=P,所以,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最主要体现在差异性领域,这些成为P=MC成为厂商A的决策依据。厂商A的净利润(1r)等了研究信息化与竞争力的基础。国内对信息化与竞争力的研于总收益(TR)减去总成本(TC),即:订:TR—TC。厂商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谢康、乌家培、陈禹(1999)A初始状态的均衡见图1。认为Porter和C.Wisenan的看法存在不完整性,提出了“企此时,厂商A的利润为:耵=TR—TC=PQ一ACQ

8、=业成本相对收缩”和“无边界扩张竞争优势”的理论,对0。假定厂商A在本行业内率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Porter和C.Wisenan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谢康(1999)提出信息化,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这一变化见图2。了信息技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七个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