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ID:523525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_第1页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_第2页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_第3页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_第4页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问题,从三大方面进行了探索。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园林绿化工程要想呈现好的效果,施工的各个环节就要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专业严谨的施工组织,高效灵活的现场管理,以及后期的精心养护都是关键的技术环节。只有做好各环节工作,才能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1地形整理是基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首要工作就是地形整理,它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基础

2、。它包括场地清理、换土和地形验收等内容。1.1场地清理保成活7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应进行场地清理工作,场地上有价值的乔、灌木,应作好移植工作。场地上的建筑垃圾要彻底清理,尤其是旧路、旧基础,考虑其对乔、灌木成活、生长的影响:要考虑土壤的透水性或水的流动性,尤其应关注能否形成不透水层,要防止形成地下积水坑,若有地下积水坑,则此范围内苗木极难成活;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地形整理很容易忽视此问题,造成某处或某片苗木,多次栽植,多次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地形整理中,应加强整个场地的排水系统建设工作,确保水流流向明确和畅通,不因清理

3、不到位,造成局部水无法排泄,从而形成地下积水坑。同时,对年久的场地还应考虑白蚁的防治工作,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完成此项内容,确保苗木栽植后不受白蚁侵害。1.2换好土,苗木易成活控制在绿化有效深度内的换土工作,是苗木成活难易的控制阀。种植土质量要控制石、瓦砾含量,一般在5%以下,最大不能突破10%。质优种植土一般应考虑保证植物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求,要求控制其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磷的含量以及PH值(6.0~8.0)、EC值(电导率0.35~0.75mmho/cm)和容重(1.2~1.3g/cm3)要求等。1.3

4、地形验收,标准是保障7城市道路的绿化带施工,地形整理简单易于统一标准,其要求一般应是中间微凸,四周微低;回填土应考虑土的可松系数的影响、道路绿化带的回填土最好是分两次回填到位,且考虑乔、灌木挖穴栽植后土方的变化,地被植好成形且土壤基本完成自然沉降后,进行第二次回填土。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因此,地形整理验收标准,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建议验收中作如下细化:绿化边缘应比绿化带边石略低2~3cm,中间应微凸:3m内的窄绿化带,凸度为1%~3%内;3.5m上的宽绿化带,凸度为5%~10%内,甚至可以造微地

5、形。作为公园等造地形、地势,因造景设计变化空间大,应根据设计地形高程来控制和复验,应组织领导、专家、设计、监理、施工各方进行现场评审,评审应加强多角度、多时空、远瞻、近察等全方位审视验评后确认。2苗木栽植是核心园林绿化工程最重要的工作是苗木栽植。苗木是有生命的,且有生长期,园林绿化工程验收时要求苗木成活率是100%,并达到设计效果。设计效果好坏,设计是基础,标准段验评调整确认是关键。控制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效果,标准段验评工作意义重大。标准段施工应提前进行,组织相关领导、专家进行现场验收评审,最后形成一致的会议纪要并鉴字确

6、认。设计效果确认后,才能进行大面积的苗木栽植,控制苗木栽植施工质量应注重以下几点。2.1苗木质量是保障7苗木质量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保证,苗木进场时,应组织验收清点,确保进场苗木质量达到设计标准。苗木进场验收有四查:一查证,即苗木出圃合格证和植物防疫证;二查树种(苗木树种有原生品种和改良品种,有实生苗、营养繁植苗、嫁接苗、移植苗和留床苗)是否与甲方要求的一致,与苗木价格是否相符,必要时应请相关苗木行家确认;三查尺寸,乔木查胸径与分枝点,灌木、球类查地径、蓬径,防止用多棵组拼来代替单株;色块查株高和蓬径,栽植后查密度。四

7、查外观,检查苗木的长势和外形,检查其有无病虫害和影响观赏的伤痕、疤节等。2.2栽植技术是关键2.2.1栽植时令顺天时苗木栽植要讲次序,应先乔木、再灌木、藤木、色块,最后才是地被。否则在冰雪覆盖后,新植的色块和地被受损严重,主要是栽植后遭遇雪冻,没有考虑苗木栽植时令规律。色块和地被最佳栽植时间应为8~11月和2~5月,乔木最佳栽植期一般是8~12月。2.2.2栽植密度讲艺术园林绿化工程,追求的是美景,美的艺术通过:苗木的行、列错落,高、低层次,疏、密成道,色、叶辉映等体现。具体到行道树和绿化带中主乔木,其分枝点应在2.5

8、~2.8m;为保证大小一致,还应控制乔木的胸径(一般离地高约1.2m处)大小,周长误差控制在3cm内,间距一般应控制在5~7m。灌木、球类栽植间距应考虑3~5年后,其成长为正常的树冠后的空间需要,同时考虑设计的配套成形,否则会因密度过大,影响灌木生长,导致不得不进行二次调整,从而难以保持原设计风格和整体配形、配势,绿化工程艺术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