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

ID:52358508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_第1页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_第2页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_第3页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_第4页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沂蒙山小调-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沂蒙山小调》说课稿一、说教材: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第二节唱歌教学《沂蒙山小调》。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2.歌曲为四四拍,速度中等,节奏舒展,深情雄伟的赞颂情绪相贴切。3.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中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流传在山东的《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新民歌,以优扬的曲调,朴实的语言,歌颂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党,对伟大领袖的爱戴。

2、4.全曲分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工整、自然,加上衬词和感叹词的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二、说教法: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沂蒙山美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2、通过听范唱,体会歌曲感情,学会用民歌的演唱方法学习本首歌曲。3、通过多种形式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感情。4、引导学生学习简谱,带领学生唱简谱,要有尊重原创的意识,准确的唱好全曲。在歌唱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听、奏、模仿、节奏特点的剖析,引导

3、学生基本有感情的唱好歌曲。三、说学法:1、通过对沂蒙山风光的欣赏及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较深对本首歌曲的理解。2、讲究学科综合,联系语文知识,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3、让学生以游览者、欣赏者的身份自己去听、去看、去问、去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拓展同学的音乐思维,掌握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类型通过学唱和欣赏《沂蒙山小调》,充分感受歌曲的风格、结构特征,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和作用,增加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能力目标:通过感受歌词的美、指导同学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连贯的唱好歌曲,注意歌曲的力度变化,唱好

4、歌曲《沂蒙山小调》。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聆听感受歌曲风格,初步了解“鱼咬尾”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示手法,增强学习民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大量的收集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听和看,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感受民歌的拖腔中使用“鱼咬尾”的表示手法的作用。3.学会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4.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好歌曲《沂蒙山小调》教学过程:1.请同学们回答中国民歌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设计意图: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络点,由已学的知识入手,从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到

5、对新知识的学习,使新学的内容的渗入更为自然2.分别欣赏着三种体裁的歌曲。每一首歌曲分别是哪种体裁。《打支山歌过横排》——山歌《无锡景》——小调《陕西民歌》——劳动号子今天我们就找重学习民歌体裁中的——小调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内容更感兴趣3.小调: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4.通过学生心中对小调的理解,首次欣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在欣赏的过程中想一想你们知道的山东是什么样的?风景都有哪些?特产都有哪些?山东有名的大枣,青岛啤酒,

6、最有名的山东煎饼。欣赏沂蒙山美丽的风景设计意图:全面的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有具体、直观的了解。5.山东民歌的特点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通过对以上的学习和了解,再次欣赏歌曲《沂蒙山小调》并小声跟唱6.学习歌曲的节奏,并复习学过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7.附点音符的作用打破的节奏的均衡,使之音乐富有动感,使歌唱者和观众都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设计意图:用简单明了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这能更容易接受和学会!8

7、.歌曲分析:一段体结构,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工整,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运用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9接下来根据简谱和歌词结合歌曲的分析,再次欣赏演唱歌曲,并在欣赏中想一想什么是“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10.看乐谱欣赏歌曲,并小声跟着哼唱。11.鱼咬尾: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是下一句旋律的开始音。校园——园林——林子——子弹(看谱子)12.欣赏过后请回答几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热情喜悦的、赞美的、婉转悠歌词中的“那个”有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只是民歌中的衬歌词中有哪

8、些“儿化音”?草低儿、谷子歌曲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演唱有什么特点?一字多音——拖腔12.如今这首沂蒙山小调依然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它被传唱已60余年,60多年时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石碑的正面刻有《沂蒙山小调》的简谱。金色的音符在黑底的衬托下,像是跳动的心脏,让人回忆起为创作这首歌曲和为了抗战时期的文化宣传而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英雄们。13.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