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

ID:523593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_第1页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_第2页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_第3页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_第4页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室外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其防范措施  【摘要】自然状态下的各种射线以及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但是随着人类的活动,人工辐射与人工放射性物质都大大增加,进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文中主要就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关键词】放射性污染,放射源,防护,危害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在自然状态下,来自于宇宙的射线以及地球环境本身所具有的放射性元素通常是不会对生物产生危害的。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活动让人工辐射与人工放射性物质都大大的增加,进而使得环境中的

2、射线强度也越来越强,对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产生了放射性污染。室外放射性污染其所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1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相当的广泛,自从人类对放射性元素大量使用以来,人为的放射性污染来源大量的增加,总的来讲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的两类(1)天然放射性污染来源6天然放射性污染来源主要有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这三种。宇宙射线是从宇宙空间中射向地球的高能粒子流,包括有初级宇宙射线与次级宇宙射线。因为地球大气层能有效的吸收宇宙射线,所以宇宙射线的强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急剧的增加,并且在不同的纬度地区

3、的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不同,并且宇宙射线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宇生放射性核素是宇宙射线与大气圈中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这些核素中很多都是通过散裂形式所产生的碎片,还有部分是稳定原子和中子或者介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活化物,其模式与特点与宇宙射线的强度相近。原生放射性核素则是指的在地球形成期间所出现的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的品种很多,而性质与状态也各不相同,但是在环境中的分布却相当的广泛,在岩石、土壤、空气、动植物甚至是人的体内都存在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踪迹。地壳则是天然放射新核素的重要存储场所。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铀和钍系。(2)人为放射性污染来源6在当今,人

4、为放射性污染来源已经成为了室外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放射源主要是来自于工农业以及医学上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核工业生产中所排放出的各种废物、核武器的使用或者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等等。其中医用辐射所产生的辐射往往都较弱,只有在发生了事故、放射性物质溢出时才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核爆炸能够在瞬间就产生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进而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并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2室外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人们对于放射性污染的认识,很多都还停留在和原子弹与氢弹的爆炸相联系的程度上。从表象上来看放射性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随着工农业、医疗以及科研领域中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

5、广泛运用,放射性危害的可能性却在大大的增加。放射线能够引起一系列的生物效应,能够让机体分子产生电离与激发,对生物机体的正常功能造成破坏。这种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就是射线直接作用于机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引起电离与激发,使得这些物质的原子结构出现变化,导致人体生命过程出现变化;这种作用也可以是间接的,也就是射线与机体内的水分子发生作用,产生出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对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产生破坏,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的反应,产生生物效应,因为人体中水占了70%左右,这就导致了放射线的间接作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比直接作用更大。射线对于机体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在同样的条件下,内

6、辐射的危害要远远强于外辐射。大气与6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直接照射、遗传等多种途径进入到人体中,一部分放射性核素进入到生物循环中,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人和动物因为没有遵守防护规则而接受到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吸入大气中放射性微尘或者摄入含放射性物质的水与食品等等,都容易产生放射性疾病。3室外放射性污染防范措施3.1基本防范措施基本防范措施主要分为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这三种。如果人体受照的时间越长,人体所接受的照射量就越大,那么就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人体受照时间,对于那些长期与放射性物质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做到操作准确、敏捷,

7、通过减少受照的时间来达到防护的目的。距离防护。当人与辐射源越接近,受照量就会越大,为此,应该要远离辐射源,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6屏蔽防护就是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放置合适的屏蔽材料,通过屏蔽材料来对放射线进行吸收,以此来降低外照射剂量。根据射线的不同,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也会不同:(1)对α射线的防护,因为α射线的穿透力较弱,射程也较短,因此用几张纸或者薄的铝膜就能够进行吸收,或者是通过封闭+手套方式来避免进入人体表以及体骨;(2)对β射线的防护,与α射线相比,β射线穿透力较强,但是却好进行屏蔽,通常可以用原子序数较低的材料,例如铝、有机玻璃等等;(3

8、)对γ射线的防护,相对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