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ID:523598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_第1页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_第2页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_第3页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_第4页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摘要: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运用而生,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大型复杂公路桥梁(以下简称“桥梁”)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面对错综复杂的桥梁施工,如何加强桥梁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本文通过对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桥梁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施工的控制方法,对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桥梁施工,影响因素,控制方法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桥梁的规划和施工规模越来越大,高标准、高质量、高难度也随之凸显。为了保证桥梁各项施工指标完全符合规定要求,必须对建桥的整个过

2、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的目的。桥梁施工过程的控制是对影响施工安全因素的控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而加上结构形式、施工特点、控制方法也不同。2桥梁施工控制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6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对桥梁结构线形与内力状态的控制,使桥梁的结构线形最大程度的与理论相吻合。影响吻合程度的因素有很多,结构参数、结构分析计算模型、温度变化、混凝土材料收缩、徐变、施工工艺、施工监测方法等都会对施工中桥梁的状态产生影响,必须全面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方案。(图1:安徽马(鞍山)巢(湖)高速公路K31+894大桥施工工艺控制)2.1结构参数。结

3、构参数是任何桥梁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它包括结构构件尺寸和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规范中有允许出现误差,有规定的限值,这种误差会影响结构内力、变形等。材料参数的选取会影响结构计算结果。所以,要对构件尺寸进行动态的取值和误差分析,对混凝土材料参数进行现场抽样试验,动态控制参数的取值。2.2结构分析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都是对结构进行简化,简化的模型肯定与实际存在误差。边界条件、模型精度等都是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所以,数值计算结果肯定不会与理论计算结构完全相吻合,而且计算参数数值也和实际材料参数不完全一致,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2.36温度变化。温度影响结构状态,温度的高低对结

4、构影响很大。包括季节温差、日照温差、骤变温差、残余温度、不同温度场等,如果施工控制中忽略了该项因素就必然难以得到结构的真实状态数据与控制。测量白天的温度是指早晨6点、下午2点、晚上9点的平均值,测量黑夜的温度是指晚间9点、凌晨2点、6点的平均值。一般情况下,白天中温度变化较小的早晨作为控制所需实测数据的采集时间,但对季节性温差和桥体内温度残余影响要予以重视。2.4材料收缩、徐变。目前的桥梁施工大多数是以混凝土材料为主,我们知道材料收缩、徐变对结构有很大影响,混凝土的养护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种类是在材料选择中认真考虑的。2.5施工工艺。当其他材料选取都符

5、合条件时,施工工艺成为结构安全控制的关键,要考虑各种突变条件和各种构件制作安装带来的误差,确保维护良好的施工工艺。(图2:安徽马(鞍山)巢(湖)高速公路k0+870大桥极小的安装误差)2.6施工监测。监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时刻掌握结构状态对结构变形带来的危害。内容有结构温度监测、应力监测、变形监测。仪器本身、测量方法、测量环境等因素,会导致监测结构的误差,带来合格的或者不合格的现象,要分析各种因素。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度。另外,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项目管理者、作业人员的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不一样,施工质量就会有一定的影响。施工进度一旦赶不上计划进度,必然给

6、后续的桥梁施工带来影响。比如需要两臂合拢的混凝土连续梁,如果梁两个悬臂施工进度不一致,就会使两臂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容易造成最终合拢困难。63桥梁施工控制方法桥梁施工控制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可分为事后控制法、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最大宽容度法等。3.1事后调整控制法。是在结构已经形成,却与设计不符,而后可通过一定手段对其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要求。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小,仅适用于结构内力和线形能够调整的情况,比如斜拉桥就能适用这种控制方法。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事后调整控制法又分两种,首先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分为多个施工阶段,每个施工阶段完成后进行监测量控。当发

7、现结构状态与设计不符时,采取调整斜拉索力来调节结构状态的方法进行调整,然后进行后续施工,如此下一施工阶段继续调整,直到施工完成。这种方法缺点就是工作量大,调整索力不是很方便,结果也不一定很好。其次桥梁整体结构全部形成后,再检查结构状态,出现与设计不吻合时,对斜拉索力进行一次性调整,不分阶段调整。节省了调整次数。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施较困难。在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状态不清楚的条件下盲目进行调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最终的线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事后调整法不是一个好的控制方法,只能是一个“补救措施”。63.2预测控制法。是指在全面考虑影响桥梁结构状态

8、的各种因素和施工所要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