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

ID:52366404

大小:356.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3卷第5期煤化工Vo1.43No.52015年lO月CoalChemicalIndustryOct.2015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林杉帆,杨岚1,2,3,4张博浩,卫泽华,马晓迅1,2,3,4(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2.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西安710069;3.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4.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摘要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s0、NO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目前,湿法脱硫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湿法脱硫协同脱硝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国内

2、外几种典型的液相氧化吸收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包括NaCIO法、H20法、KMnO法、Na$20。法等。综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各自的特点,并指出上述方法在能耗、污染、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有待工业试验的进一步验证。关键词液相氧化吸收法,NaClO,H20,KMnO,NaS0,脱硫,脱硝文章编号:1005—9598(2015)一05—0024—04中图分类号:TQ546文献标识码:A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燃煤过程中大量排放的行吸收净化处理。根据所选氧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的NaCIO2法、H202法、KMnO4法、Na2s208法等。重要因素,煤烟

3、型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形1.1NaCIO2法式[1]。研发经济有效的一体化同时脱硫脱硝综合控制国外开展NaCIO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研究较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E.Sada等[2-朝在平板式气液界面半间歇搅拌釜中进行国内大部分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在工艺流程上了NaCIO,脱硫、脱硝和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结果表将两种技术串联起来,在不同反应器中分别实现脱硫明,sO的存在降低了N0的吸收速率,相较于单独脱和脱硝过程,这种分级式脱硫脱硝工艺并非本质上的硫的反应,同时脱硫脱硝反应使NaCIO能分解产生更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燃煤烟气多的CIO,进而促进NO的脱除。一体化同时脱硫

4、脱硝新技术和新理论展开了广泛研20世纪90年代,许多学者认为液面物质传质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s0和N0进行联合系数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很大,为了强化传质、加强气液液相吸收是一项较先进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同时也混合,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设备进行了实验。T.w.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根据对N0的处理方式不同,将烟Chien㈨、H.K.Lee[、Y.G.Adewuyi_7]、Y.Zhao[83等分别气脱硫脱硝吸收反应主要分为氧化吸收、还原吸收和在喷淋塔、湿壁塔和自制鼓泡塔内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络合吸收3类。本文对近年来氧化吸收法中几种典型的实验,研究了影响脱除效率的重要参数和反应动力的液相氧化吸收法同

5、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述。学,结果表明,溶液pH值是影响脱硫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N0脱除率随pH值的降低而提高[4-5],SO。脱除率1液相氧化吸收法的研究现状略有增加。因为酸性条件下,NaCIO分解会产生CIO,促进N0脱除Eg];NaCIO溶液浓度、溶液温度和液气比液相氧化吸收法即选用适当的液相氧化剂,必要的增加,有利于N0的吸收[,剖。时添加其他物质配制成复合吸收液,对s0。和N0进V.Zhao等_lo]兼顾效率与成本,将NaClO溶液与收稿日期:2015—05—28基金项目:西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97019)作者简介:林杉帆(1993一),男,彝族,

6、云南大理,现本科就读于西北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参加了能源化工、节能减排方面的训练项目,E-mai1:1sfybyq@163.com。2015年1O月林杉帆等: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一25一化学性质接近、价格低廉的NaCIO溶液混合,配置成吸收脱除N0的传质一反应动力学_2以及光催化反应NaClO。/NaClO复合吸收剂,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器中UV/H0/NaOH体系高级氧化工艺同时脱硫脱硝结果表明,NaCIO的加入能够促进NaCIO2转化为C10的研究l22]。所得动力学结论与实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少量Cl,最佳条件下,SO:可以实现100%的脱除,H20:的价格

7、低廉,工艺流程简单,氧化能力较强,N0脱除率高达85%。该体系脱硫脱硝的机理为吸收剂并且其氧化产物为H20,无二次污染。但其性质不稳中的ClO2一、HCIO、CIO2和cl2共同参与N0和s02的氧定,在60℃便开始剧烈分解为H0和0。因此,在工化吸收反应_l。业高温烟道气产生的条件下,必须对烟道气进行降温NaClO/NaCIO复合吸收剂提出后,研究者们尝试处理,投资费用较高,不利于工业化。了其他复合吸收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