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卸车技术路线对比分析.pdf

火车卸车技术路线对比分析.pdf

ID:52367447

大小:560.1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火车卸车技术路线对比分析.pdf_第1页
火车卸车技术路线对比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火车卸车技术路线对比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火车卸车技术路线对比分析王笛(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摘要:针对火车槽车卸车遇到气液混输、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原有工艺路线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卸车采用潜油泵+鹤管+屏蔽泵,扫线采用摆动转子泵的主要改进措施。关键词:火车;卸车;鹤管:潜油泵;屏蔽泵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采用火车槽车运输油品及化学品的量逐年增大,伴随而来的是火车槽车卸车的问题,在设计中如何采用高效环保的卸车工艺显得尤为重要。1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某火车装卸车栈台第1、2轨道之间设置双侧栈台,每侧车位各为21

2、个,该栈台上有42个车位,每节火车槽车容量为50~60m3。该栈台北侧原设计用于甲醇卸火车,采用鹤管上卸方式,再辅以摆动转子泵+屏蔽泵+软管组合进行卸车,具体设计流程为:卸车时先启动摆动转子泵(90m3/11),通过DN100的鹤管引流至DN350的汇集管,先为屏蔽泵(300m3/}1)入口管线灌注甲醇液体,待泵入口管线注满后启动屏蔽泵卸火车;待槽车卸至约4/5时,鹤管无法再卸物料,利用DN40的软管+摆动转子泵进行扫舱,将槽车内的剩余物料清扫至DNl00的扫线管。卸车结束后,DN350的汇集管和DNl00的扫线管内的

3、物料经摆动转子泵扫线至罐组内,见图1鹤管上卸火车流程。后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用此流程卸车存在以下缺点:(1)摆动转子泵扫线时存在气液混输,管道震动大且扫至储罐时容易造成储罐内的内浮盘翻盘,引发事故;(2)扫舱效率低,扫一个舱约用时1小时;(3)90m3/h的摆动转子泵技术不成熟,使用故障率高且维修周期长。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现对卸车流程进行了优化,采用潜油泵卸火车方式,再辅以鹤管+屏蔽泵+缓冲罐组合进行卸车。每台鹤管配置1台潜油泵(60m3/h),卸车时,先启动潜油泵进行引流,为屏蔽泵(300m3/}1)入口管线灌注甲醇

4、液体,待泵入口管线注满后关闭潜油泵,启动屏蔽泵卸火车。当所有槽车卸车完成后,再用摆动转子泵(30m3/h)对DN350的汇集管进行扫舱,物料扫舱至缓冲罐(20m3),液相通过(10m3/}1)输送泵送至罐组储存储罐。图1鹤管上卸火车流程图2潜油泵卸火车流程2017圭FosN张尊哲裙l131优化后的流程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缺点:(1)增加缓冲罐,扫线管道进缓冲罐,达到气液分离,减少震动及对浮盘的冲击;(2)扫舱效率高,扫一个舱约用时10分钟;(3)采用30m3/h的摆动转子泵进行扫线,技术较成熟。且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良好,以

5、2l台60m3台槽车同时卸车为例,实际操作过程为:第一步:将第1台槽车鹤管插到罐体底部,为了不让鹤管回弹,启动潜油泵(仅微启,速度很低),物料充满鹤管后关闭鹤管手动球阀,立即关闭潜油泵,依次完成所有鹤管的充灌。第二步:开启栈台中间位置的2~4台潜油泵,灌DN350的汇集管及2台屏蔽泵,高点进行排气,出口阀门关闭。待液体充满后,管道内的气相也已排空,关闭潜油泵。第三步:开启5-6台鹤管手动阀门和1台屏蔽泵,当泵运行平稳后再开启后续鹤管手动阀门及另1台屏蔽泵,依次进行槽车卸料,每节槽车卸车时间约为50分钟。第四步:当槽车仅

6、剩凹槽内的物料时,通过调节鹤管阀门开度将凹槽内的物料清扫干净,关闭鹤管手动阀门,依次完成后续槽车的扫舱,每节槽车卸车时间约为10分钟。第五步:对汇集管进行扫线,DN350的汇集管管长约为270m,管内液体约为26m3。开启摆动转子泵,将汇集管及2台屏蔽泵前管道内的物料扫至缓冲罐内;当缓冲罐内物料满足输送泵灌泵高度时,灌泵,启动屏蔽泵,将液相输送至储罐储存。整个扫线过程约1小时,扫线完成。2方案对比以下是两种卸火车方式从操作性、安全性和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见下表:名称鹤管上卸火车方式潜油泵卸火车方式实际操作

7、简单,先采用潜油泵引实际操作繁琐,摆动转子泵在引流,流,再启动屏蔽泵卸车及扫舱,操作性扫舱、扫线中都有运用。最后用摆动转子泵扫线,分工明确。安全性较差,扫线过程存在气液混安全性较好,物料扫线先进缓冲安全性输,管道震动大且扫线进罐时容易造罐,达到气液分离,液相再输送成翻盘,酿成事故;至储罐。扫舱效率高,每节扫舱约10效率扫舱效率低,每节扫舱约1小时;分钟。经济投经济投资较低,以2l台卸车鹤位为经济投资稍高,以21台卸车鹤位为例,采用此方式,总投资约资例,采用此方式,总投资约为250万为300万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采用潜油

8、泵卸火车方式一次投入稍高,但是其在操作性、安全性以及效率等方面都优于鹤管上卸方式。3火车卸车的安全措施在实际卸车过程中,除了采用更佳的卸火车方式外,还应从各方面注意安全措施。在工程设计时,从多方面考虑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如:(1)火车进站实现入站电动隔离开关与火车栈台当地控制开关互相锁闭,当进站接触网有电时,火车栈台无法卸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