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pdf

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pdf

ID:52368010

大小:288.73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7

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5期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吴一凡(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124103)摘要:针对蒸汽采油中的一些问题发明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这是一种提高稠油高采率的开采方法。本文介绍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原理,以及其研究进展方向,并且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关键词:热/化学采油;表面活性;采油率我国稠油开采大都是依靠热力进行采油,主要有热水驱,蒸提高了采油率。第三,降低了界面张力,稠油就容易形成乳状液,汽吞吐和蒸汽驱等,以蒸汽驱和蒸汽吞吐最为常用。蒸汽开采过进而使稠油流动阻力减小。第

2、四,降低了界面张力促进油藏中产程中因为稠油的密度和粘度与蒸汽存在差异,所以经常出现蒸生泡沫,可减低蒸汽流度,进而改善蒸汽分配,提高采收率。汽重力超覆而导致的降低了其开采所波及的范围。同时,即使在2.2、温度对表面活性作用效果的影响其波及区域,也会因为岩石,原油和水体系的一些界面特性,影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高温容易使活性剂沉淀,活性剂沉淀响到一些稠油不能完全的剥离岩石表面,进而降低了采收率。70后浓度降低,而且非离子活性剂在高温时吸附力下降,所以温度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新的开采技术来克服以上所述的蒸

3、汽采油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表面活性剂作用的因素。温度严重影响着活所存在的问题,这就是热/化学采油技术。该技术是注人蒸汽的性剂吸的一些性能,比如稳定性,溶解性和流变性等。有实验者同时加进相关的化学剂,着力改进热力采油效率,例如加入泡沫对磺酸盐类活性剂的高温界面张力进行了测量,高温导致活性剂可以改善蒸汽注入剖面,薄膜扩散剂可以完善油层岩石的界剂的表面活性和吸附能力都大大降低。此外还有学者研究高温面张力以及湿润程度,这些都可以取得更加良好采油效果。下泡沫的特性,发现高温下降低活性剂稳定性,但是可以通过增加

4、活性剂浓度来提高泡沫稳定性。一、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三、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研究的进展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分类可以根据注入的化学剂和化学剂的作用的不同来分。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在进行现场试验1.1、蒸汽/表面活性剂复台驱采油技术时可能会受一些外界复杂因素的制约,所以必要时应该采用数蒸汽/表面活性剂复合驱采油技术具体的分为两类,一个是学模拟来研究。该采油技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热力采油技术蒸汽/泡沫剂复台驱采油技术,另一个是蒸汽/驱油剂复合驱采和化学采油技术等等,作用机理有些都

5、不很清楚,而且数学模型油技术。前者是注入同时注入蒸汽和泡沫剂,还要注入一些非凝也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现在介绍一些研究的进展:1989年,Shell析气体以便在小孔洞内形成泡沫,该技术产生的气泡在流通岩公司研制出蒸汽/泡沫复合驱在数值上的模拟,利用热力采油软石孔隙的时候可减低蒸汽流度,进而改善蒸汽分配,提高采收件修改一些参数模拟蒸汽/泡沫驱油,但是该模型收外界环境的率。后者则是注入驱油剂来改变岩石,原油以及水体系的界面性影响很大,实用性差。1991设计出了最优的数学模型,它是改造质,降低界面张力和残

6、余油的饱和度。了常规的数学模型,增加了活性剂和泡沫的守恒方程,采用了能1.2、蒸汽/膜扩散剂复合驱采油技术量守恒方程进行求解。在国内,也有对热/化学数值模拟进行了薄膜扩散剂属于表面活性剂,但与一般的表面活性剂相比一些研究工作。1994年,羊争鸣等人共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该技又有其独特的优点。它是非离子型,分子量又较高,所以及其容术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利用了多组分蒸汽驱模型软件,进而增易形成界面薄膜,膜厚一般都小于2rim,这层薄膜相比原先沥青加了一部分功能。1997年,崔传智等人以黑油模型为研究基

7、础,和胶质结合形成的厚膜来说,有很大的优点,不仅可以凝集破乳利用了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水滴,还可以增加岩石润湿性,提高油层渗透,使原油得到增产。四、结论1.3、热/碱复合驱采油技术80年代初形成了热碱复合驱技术,但是其提高原油率的机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是一种新的稠油开采,它解决了蒸汽理仍存在争论。目前最容易接受的解释是:碱可以结合原油中的采油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克服蒸汽的重力超覆等现象,提高蒸汽有机酸,生成的皂,即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油的界面张力,进波及范围和驱油效率,该技术在现场实践中展

8、现出了极好的发而提高采油率。展前景。但是仍有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一是温度和水1.4、热/聚合物复合驱采油技术油的界面张力影响油层渗透率,在高温和低界面张力下,建立油热/聚合物复合驱采油的技术原理,是大分子聚合物可以调层的渗透率模型对渗透率进行研究。第二是高温下对表面活性整地层吸汽剖面,进而通过完善注汽效果而提高采油率。剂的损失研究,高温使吸附剂的吸附功能有较高的影响,而对于该技术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成本高,所以要研究对该成本二、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室内研究进展的降低。第三是如何完善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