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

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

ID:52371910

大小:9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_第1页
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_第2页
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_第3页
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五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五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热处理操作。2、研究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和性能(硬度)的影响。3、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纽织。4、测试热处理前后试样的洛氏硬度。二、实验仪器与设备RX-12箱式电阻炉、XJP-3C双目金相显微镜、HR-I50A洛氏硬度计。三、概述1、淬火、冋火工艺参数的确定。Fe-Fe3C状态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1)加热温度的确定:淬火加热温度决定钢的临界点,亚共析钢,适宜的

2、淬火温度为Ac3+30〜50°C,淬火后的纽.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如果加热温度不足(vAc3),淬火组织中仍保留一部分原始组织的铁素体,造成淬火硬度不足。过共析钢,适官的淬火温度为Acl以上30〜50°C,淬火后的纽织为马氏休+二次渗碳体(分布在马氏体基体内呈颗粒状)。二次渗碳体的颗粒存在,会明显增髙钢的耐磨性。ifuH加热温度较Acm为低,这样可以保证马氏体针叶较细,从而减低脆性。冋火温度,均在Acl以下,英具体温度根据最终要求的性能(通常根据硬度要求)1佃定。(2)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为

3、了使零件内外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完成应有的纽•织转变。加热、保温时间主要决定于零件的尺寸、形状、钢的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加热介质、零件的装炉方式和装炉量以及加热温度等。本实验用园形薄片试样,在马福电炉中加热,加热温度在800〜900°C之间,按直径每亳米保温一分钟计算。冋火加热保温时间,应与回火温度结合起来考虑,一般来说,低温回火时,曲于所得纽.织并不是稳定的,内应力消除也不充分,为了使纽织和内应力稳定,从而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与尺寸稳定,所以冋火时间要长一些,不少于1.5〜2小时。高温冋火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

4、使钢过分软化,有的钢种其至造成严重的回火脆性,—•般在0.5〜1小时。本实验淬火后的试样分别不同温度回火,保温时间均在1小时内。(3)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是影响钢最终获得纽织与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同一种碳钢,在不同冷却介质中冷却时,山于冷却速度不同,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转变,并得不同的转变产物。淬火介质主耍根据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来确定。常用的介质有水、盐水、油、空气等。对碳钢血言,退火常采用随炉缓慢冷却,止火为空气中冷却,淬火为在水或盐水中冷却,回火为空气中冷却。2、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碳钢退火、正火后可得到平衡纽.

5、织,淬火后则得各式各样的不平衡组织,这样,在研究钢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状态图和C一曲线,而口还要熟悉以下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1)索氏体:是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分布比珠光体细密,在高倍(700x左右)显微镜下才能分辩出片层状。(2)屈氏体:也是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分布比索氏体更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辩,只能看到黑色纽织如墨菊状。当其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网状包围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吋,则呈大块黑色晶粒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方能分辩其中的片层状。层片愈细,

6、则塑性变形的抗力愈大,强度及硬度愈高,另一方面,豹性及籾性则有所下降。(3)贝氏体,从金相形状看,贝氏体主要有三种形态,即羽毛状上贝氏体和针状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a)上贝氏体基本特征: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排列。在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条轴相平行的条状渗碳体。同时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在上贝氏体中,渗碳体条间距决定于铁素体条的宽度,通常经珠光体的片间距大,且渗碳体的分布是断断续续的。上贝氏体的强度较低,同时山于在铁素体条间存在着狭长的碳化物沉淀,使条间易于断裂,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这一组织产生。(b)下贝氏体:

7、是黑色针状,有一定取向,比淬火马氏体易腐蚀,极相似于冋火马氏体。下贝氏体组织特征:针状诜索体内沉淀有碳化物,碳化物的取向与铁素体的长轴成55〜60°=(c)粒状贝氏体:在低中碳合金屮,特别是连续冷却时(如正火、热扎空冷或焊接热影响区)往往出现这种组织,在等温冷却时也可能形成。其形成温度在中温转变区的较高温度。是山恢索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纽•织所组成。岛状组织刚形成时为富碳奥氏体,随后的转变可以有三种情况:分解为铁索体和碳化物;发生马氏体转变;仍然保持为富碳的奥氏体。(4)马氏体:所谓马氏体就是碳在a-Fe中的过饱和

8、固溶体。马氏体组织形成按其碳含量的高低分为两种,即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a)板条状马氏体:一般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得到板条状马氏体纽织,其纽织特征:尺寸大致相同的细马氏体定向平行排列纟I[成马氏体束或马氏体领域。在领域与领域之间位向差较大,一颗原始的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不同的马氏体领域。条状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好的韧性。(b)片状马氏体,含碳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