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

ID:52374303

大小:324.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5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1)作者是如何通过“江舟听雨图”中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旅恨离愁的?请作简要分析。(2)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与蒋捷的《虞美人》的结尾有相似之处,但有高下之分,请作简要分析。(1)作者是如何通过“江舟听雨图”中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旅恨离愁的?请作简要分析。考点解析:考意象、意境及情感。关注与

2、表现“旅恨离愁”有关的意象以及诗人用到的技巧。看这些意象本身有什么寓意,以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画面对烘托情感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客舟”是羁旅者浪迹天涯的载体/表明作者漂泊天涯,“阔江”“西风”、“低云”等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给人以衰飒凄紧之感;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正是作者孤寂漂泊的处境的写照。作者借这些意象为我们勾画了诗人人生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表现了自己坎坷的遭遇以及悲凉孤苦的心境。(2)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3、空阶滴到明”(《更漏子》)与蒋捷的《虞美人》的结尾有相似之处,但有高下之分,请作简要分析。考点解析:体会对两首诗情感情的把握,同时也涉及到各自的技巧,因为情感的表达与技巧是有关系的。参考答案:温词辞意较浅露,词人仅是为离情所苦;蒋词则包涵了广阔的内容,感情更为深刻。这首词写他一生的遭遇,最后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斑白,已经写到了痛苦的顶点,而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温词的“空阶滴到明”只作了客观的叙述,而蒋词在这五个字前加了“一任”两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看似冷漠,实是痛

4、苦的深化。其中蕴含的味外之味是留待读者仔细咀嚼的。(从两词内容与作者感情的不同两个方面去思考,内容与感情的分析各2分)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之苦的?给你以下五个答案,你选哪个?其他的为什么不选?①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②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苦的离恨愁。③作者用凄凉

5、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译代析,没有鉴赏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笼而统之,以空对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浮在表面缺乏分析给你以下五个答案,你选哪个?其他的为什么不选?④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⑤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表达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笼而统之,以空对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浮在表面缺乏分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

6、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写法,埋怨月光无情,以明月“不谙”来称“人谙”。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愁。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

7、析。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是“主客移位”(步骤一)。前两句细写春风中的柳条藤蔓修长柔软,并赋予其以人的感情,一个“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牽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后两句更是将黄莺人格化,就像即将分别的老朋友,一个“啼”字更似凄凄惜别,难舍主人离去(步骤二)。这样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月夕陆游

8、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1)诗的前两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中体现出的精神境界。(4分)参考答案:(1)由视觉到听觉,由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月光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似乎是下雪般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颈联体现出的是月夜中物我两忘、内心澄澈的精神境界。前两联中的明月、风入竹子等景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