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

ID:5237580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_第1页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_第2页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_第3页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_第4页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鄂尔多斯煤田煤层储层特征和分布研究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含有两套含煤岩系,分别为石炭一二叠纪和侏罗纪,煤层发育,有着较大的厚度。石炭一二叠纪有着较高的煤层煤级,侏罗纪的煤层煤级较低,长焰煤是主要的成分,有着较低的含气量。本文简要分析了鄂尔多斯煤田的煤层储层特征与分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关键词】鄂尔多斯煤田;储层特征;分布分析1前言5鄂尔多斯是我国大型的煤炭基地,面积很大,可以达到40*104平方千米,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其他的很多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它发育于稳定克拉通盆地之上的大型叠合盆地,

2、一共经历了三个变形阶段,分别是前古生代裂陷阶段、古生代地台稳定坳陷阶段以及中新生代板块内部的变形阶段,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热作用以及板内构造积压及拉张的控制作用。因此,鄂尔多斯盆地经过了这么些个阶段的作用,如今盆地呈一个矩形形状,南北向分布,盆内大多都是水平分布着地层,倾角在3度左右,构造并不复杂,次级构造不发育。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盆内的盆地构造与盆缘的盆地构造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以来的沉积面貌以及聚煤格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构造格局的影响,也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时期的活

3、动特点。2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储层特征通过调查发现,主要于石炭系太原组以及二叠系山西组分布着晚古生代煤层,煤层的一个非常显著特征就是北边的厚度较大,南边的厚度较薄。举几个数字来进行说明,更加容易人理解,比如在西北部以及东北部,煤层的厚度一般在30米左右,柳林到神木地段厚度也可以达到20米,但是到了南部铜川,煤层的厚度却只能够维持在5米左右。在滨海平原区分布的是太原组各煤岩系,这个滨海平原区十分的广阔,那么在成煤的过程中,一个广覆型富煤区就形成了。但是,因为各处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古构造、古环境以及沉积构造等等

4、,那么各地煤层在富集程度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盆地内石炭系太原组只有很少的合煤层,并且也没有很大的煤层厚度。本组一共有10层左右的煤,如果将采煤的厚度累计起来,最大值应该在37米左右,含煤系数大约在18%左右,最大值可以达到40%左右,全区只分布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主采煤层,那就是10号煤。5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岩性段的上部分布着10号煤层,北部煤层厚度在20米以下,在平面上,可以将其分为3个分层,并且本煤层还常常与同期砂体过渡。那么在砂体的影响下,在厚度方面就会较大的差异。从保德往南一点,含煤层得到了增加,一般在5个左右

5、,只有1层属于可采煤,厚度的最大值在12米,含煤系数一般在百分之十左右,最厚值在15米左右。在往南去的广泛地域内,连续分布着这种煤层,并且厚度比较的相同,没有很大的变化,含煤层数量又得到了增加,一般在7层左右,厚度平均在4米到8米之间,当然,也有比较大的厚度,可以达到13米左右。含煤系数要小得多,一般在百分之七左右,大部分都是单层产出,还有分叉现象存在于每一个部分。厚度变化特别大的位于盆地南缘,其中,一些澄合矿区的厚度在4米以下,并且大面积缺失也是这部分煤层的特点。从铜川到蒲白矿区这个部分,有着十分稳定的煤层分布,但是也有着很大

6、的厚度变化,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煤层都在3米左右,但是个别地段特别的厚,甚至可以达到20米以上,并且变薄或者尖灭现象也是非常常见的。并且,人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沉积基地古地形以及同沉积坳陷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厚度的变化。如果某地段属于古地形沉凹处,并且有着较强的同沉积作用,那么本地段煤层就有着较大的沉积厚度,而在古地形凸起处,或者是相对隆起处,煤层就会逐渐的变薄。3煤变质特征及构造热演化史5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鄂尔多斯盆地经过了很多个阶段的煤变质演化作用,这样石炭一二叠纪煤和侏罗纪煤在煤级以及煤生烃演化就有着特别大的差异

7、。深成变质作用主要影响到的是石炭一二叠纪煤,那么从北部到南部的这一段过程中,就会逐渐的增高煤级,也在不断的增大煤镜质组反射率,从原来的0.65%,增加到了1.95%。在这样的趋势下,也就是深度不断增加,煤级不断升高,煤镜质组反射率最高当属于盆地中部,最高数值可以达到2.9%以上。在盆地的西边,在叠加岩浆热变质的作用下,煤级就会有特别复杂的分布,在这样的情况下,镜质组反射率变化一般在1%以上,但是在4%以下。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石炭一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强度要大于侏罗纪煤,并且低变质烟煤是侏罗纪煤的主要煤级。盆地内的各个煤田,

8、随着煤层埋深的逐渐增加,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就会逐渐的增大,但是呈一种很小的频率增大。4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情况煤层气的分布特征: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已经得知,石炭一二叠纪有着较高的煤级,含有的主要是无烟煤以及中高变质烟煤,这样就有着较高的煤层气含量。但是侏罗纪只有很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