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ID:52379467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各种大型场馆不断投入建设,大体积殓在各类构筑中被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后,其性能与原状混凝土性能相差十分大,尤其是对耐久性(渗透性)的影响更大,而混凝土渗透同时又会使得和加速混凝土性能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研究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木文主要就人体积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Abstract:Withthede

2、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ofChina,increasingemergeneeofhigh-risebui1dingsandultra一high-risebuildingsandtheconstructionofallkindsofmajorvenues,themassconcretehasbeenwidelyused・Oncethecrackappearinginmassconcrete,itsperformancehasalargedifferencefromtheorigi

3、nal,especiallythedurability(permeability),andtheseepageofconcretewillmaketheconcreteperformancefurtherdeterioration,whichseriouslyaffectsthesafetyanddurabilityofthestructure・Therefore,thestudyonthecausesofcrackandpreventivemeasuresshouldbetakenbecomesoimportant

4、.Inthispaper,thepersonviewsaboutthecausesofcrackinmassconcreteandthepreventivemeasureswillbediscussed.Keywords:massconcrete;crack;causes;control中图分类号:TU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1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

5、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实际上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内部温度不段上升,在表血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屮,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乂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1.2栓的收缩栓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桧收缩。磴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

6、形,受到外部约束时,将在栓中产生拉应力,使得碗开裂。引起碇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栓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1.3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磴裂缝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磴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磴的浇注温度也就会愈高。2.裂缝的防治措施2.1设计措施(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

7、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3)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屮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4)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5)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

8、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in,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2原材料控制措施(1)水泥。由于温差主耍是由水化热产生的,所以为了减小温差就要尽量降低水化热,为了降低水化热,要尽量采取早期水化热低的水泥,由于水泥的水化热是矿物成分与细度的函数,要降低水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