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

ID:523833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_第1页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_第2页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_第3页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_第4页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架站桥梁设计几点思索  摘要:新的设计规范对高架车站桥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新的规范条文,探讨了如何进行高架站桥梁的优化设计,以便更好地服务城市交通。关键字:高架车站桥梁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城市公共交通高架形式造价较低,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桥梁相比,城市公共交通高架桥梁在设计荷载、设计标准、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与干线铁路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较长时间内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高架桥梁设计规范,已建成的轨道交通高架桥梁主要参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2003年8月,建设部颁布修订后的《地铁

2、设计规范》,专门对高架结构制定了规范条文,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轨道交通桥梁首次有了自己的设计标准。1高架车站的组成与结构形式1.1高架车站的组成6高架车站是指位于城市内的高速铁路车站因线路高架化而采用高架形式设置。高架车站一般由站厅、站台、人行通道(天桥)、地面出入口等部分组成,在地面和站厅、站厅与站台之间由于垂直高度不一样,需要楼和扶梯连接。按照站台与行车道的关系可分为侧式车站和岛式车站。由于大多数高架线路往往沿着既有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布置,高架车站一般布置成路中高架侧式车站,车站下需保证行车道的净空。支撑高架车站的基本结构是桥梁,称为高架车站桥梁。其平面布置应与高速车站股道、站台布置

3、相适应,它包括站内平行股道桥(含站台)及渡线道岔区桥。1.2高架车站的形式高架车站的结构型式,首先应满足车站的功能布置要求,还需考虑当地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地形、地质、环境条件来综合确定。1.按站址方案不同,高架站可分为两类。一是高架车站另选场地兴建或与既有车站平行并列兴建。在修建高架站时对已有的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营不能产生影响,但需要拆迁被车站占用地面上的各种建筑物与公用设施等;二是高架站与既有车站重叠兴建。高架车站覆盖或半覆盖于既有客站上,可以节省用地面积,减少拆迁工程和拆迁费用,但会在修建高架站时影响既有铁路的正常运营,施工干扰大,过渡较困难,甚至可能引起已有车站的改造。2.根据站厅与桥

4、梁的关系,高架车站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建-桥分离体系”和“建-桥合建体系”两类。“建-桥合建体系”是将车站的站厅与桥梁的墩柱(独柱式6)或空间框架的立柱(空间框架式)固结,不再单独设柱,车站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好,墩柱数目较少,与地面行车道之间一般没有冲突和干扰,设计中常常被采用,典型的结构形式有空间框架结构体系和独柱式结构体系。空间框架结构体系由于结构体量较大、墩柱数目多,一般用于客流量较大的换乘站和岛式车站,而更多的中间站则是采用独柱式结构体系。“建-桥分离体系”即行车部分的轨道梁从车站穿过,车站建筑结构与车站桥梁结构完全脱开,各自形成独立的结构受力体系。该体系传力途径明确、合理,可分

5、别按照各自的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列车运行产生的震动、噪音等被有效的隔离,对车站建筑结构不产生影响,车站运营环境较好。2高架站桥梁结构设计2.1下部结构设计高架车站一般受力途径为雨棚作用于站台梁,站台梁传至基础。从以前相关设计经验来看,如果站台梁和轨道梁共用墩及基础,而上部建筑结构一般提供资料较晚,留给桥梁下部基础设计周期很短,故在设计中,下部结构应尽量按受力分离的原则设置,在建筑结构方案及荷载没有提供之前,先按轨道梁进行设计,待结构荷载确定后再补充全部结构所需要的结构,6这样做利于保证桥梁专业早期出图保证现场的要求。此设计思路在汉孝城际、武黄城际中得到应用,保证了正线架梁通道时间节点

6、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基础无法分离的下部结构布置,设计中应对结构专业荷载留有一定的富余,以免将来方案调整带来桥梁结构过大的变化或由于施工现场已施工造成结构补强困难。2.2上部结构设计1.轨道梁:由于城际铁路车站到发线数量少,跨度均采用32m标准跨度,故一般梁采用与区间相同的梁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车站范围轨道梁两侧要布置站台梁,在一些规模较小的车站中,由于站台面较窄,如站台梁设计为双肋T梁,若又同时满足距线路中间限界要求,将使得其站台梁设计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满足通信信号要求的前提下,将标准简支梁的翼缘切掉一部分以满足站台梁布置要求,同时对设计工作量也不增加过多,2.站

7、台梁:针对不同的高架站形式,其站台梁的设计形式也不尽相同,受力特性千差万别。而站台梁作为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对其研究和分析还远远不够深入,造成站台梁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成果差异较大。在城际高架车站设计过程中对各种结构形式站台梁的受力特点,掌握其力学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无雨棚站台梁,按一般梁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即可;62)对于有雨棚结构站台梁,由于站台梁在雨棚荷载作用下,各腹板的受力不均匀,存在较大的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