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

ID:52384837

大小:1.3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05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_第1页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_第2页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_第3页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_第4页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诊患者病情突变的观察与护理学习时间:2015年4月30日下午学习地点:急诊科交班室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主讲人:张云霞民权县人民医院急诊科1前言民权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患者,病情急、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广,从而病情突变的发生率高。急诊科抢救室工作的好坏,可反映一所医院的整体水平,还起到医院的窗口作用!2学习目标掌握观察病情的方法了解病情的分级掌握病情突变时的急救处理3一、掌握病情观察的方法通过视觉、观察患者的体征,如呼吸费力、面色潮红、疼痛的行为表现;通过听觉,听取患者主诉,辨别患者心率、呼吸、咳嗽等异常变化;通过触觉,测知患者脉搏过速或过缓,皮肤湿冷或干热;4一、掌

2、握病情观察的方法通过嗅觉,辨别患者呼吸气味,排泄物的特殊气味。5二、病情的分级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监测指标,对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十分必要。临床上一般将病情分为三级。6二、病情的分级I级监测:凡病情危重,多系统功能障碍,支持治疗监护项目需累及两个以上脏器的。7二、病情的分级II级监测:凡病重,支持治疗监护项目一个脏器以上者。8二、病情的分级III级监测:凡病种,保留监测,仍需密切观察治疗者。9三、生命体征观察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当机体患病时,生命体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

3、0三、生命体征观察1、异常指标:血压:舒张压持续高于95mmHg以上,或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以下,或血压时高时低;脉搏和心率:多于140次/分或少于60次/分;体温:体温过高(高于41度)或过低(低于35度);呼吸:呼吸频率多于40次/分或少于8次/分,出现点头样呼吸或潮式呼吸。11三、生命体征观察2、神经系统:凡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这种状态成为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12三、生命体征观察瞳孔:瞳孔的变化是人体病理状态变化的一种重要指征。应注意观察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边缘、对称性及对光反射等是否存在。

4、正常瞳孔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直径为2.5-4.5mm。生理情况下,婴幼儿、老年人瞳孔较小,青少年瞳孔较大;光亮处瞳孔收缩,昏暗处瞳孔扩大。13三、生命体征观察3、呼吸系统:临床观察:呼吸运动、咳嗽、咳痰、肺部呼吸音变化、呼吸困难和紫绀程度的变化;肺功能监测:潮气量、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呼吸运动观察:呼吸频率成人10-18次/分,小儿随年龄越小呼吸频率增快。常见异常呼吸类型有哮喘性呼吸、紧促性呼吸、深浅不规则呼吸、叹息性呼吸、蝉鸣性呼吸、点头样呼吸、潮式呼吸。14四、病情突变急救护理突发心脏病:临床表现:在观察中突然出现头晕眼花、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丧

5、失、抽搐、脉搏不清、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急救措施:立即采取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等措施,同时通知值班医师。,15四、病情突变急救护理晕针患者:临床表现:头昏、心悸、瞬间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急救措施:改坐位为平卧位,给氧,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指压人中、合谷穴,同时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数分钟后患者症状自行缓解。16四、病情突变急救护理窒息患者:临床表现:突然失声,瞬间神志不清,脸色紫绀,双眼上视,呼吸停止;急救措施: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给氧。加用吸痰器吸痰,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17四、病情突变急救

6、护理高热惊厥患儿(均为三岁以下):临床表现:突然头后仰,神志不清,脸色紫绀,双眼上视,四肢抽搐,呼吸停止;急救措施:立即给氧,指压人中、合谷穴,遵医嘱给予解热剂、解痉镇静剂,使患儿侧卧,头偏向一侧,吸去口咽分泌物;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18总结急诊病人病情出现变化往往都是随机性的,计划性诊断、治疗措施相对很少。护士应多巡视、勤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快速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科学性强的救治措施,千方百计挽救病人的生命。并且熟悉各种溶液及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及配伍禁忌;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呼吸机、心电监护等技术。19E

7、ND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