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

ID:5238605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6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_第1页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_第2页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_第3页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_第4页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化境遇下理想人生精神建构  摘要:新时期,理想人生精神面临着单向度性、理性弥散、道德无底线等诸多尴尬境遇。对此,需要在文化境遇下重新建构理想人生精神的内核,应注重以传统文化基质建构理想人生精神,注重个体特性与人的类特性的统一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文化;理想;人生精神;建构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183-02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是整个社会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刻变革,不仅要改革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而且还要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理想人生精神

2、的构建在新时期受到了强烈的震荡,出现了尴尬的境遇。如何在新时期中使理想人生精神得到合理有效的构建,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一、新时期理想人生精神的尴尬境遇(一)单向度性、技术性充斥人生精神的整个架构8我国社会主义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极度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了的发展。这种物质的飞速发展却由于精神上与心理上的滞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的郁结。英格尔斯深刻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里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欣慰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果是不可

3、避免的。”[1]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无疑是一个阵痛的过程,物化意识逐渐取代人们的道德原则,人们变得越来越机械,各种潜能被技术替代性的发展,完整性被肢解,人日益成为“单向度的人”[2]。价值中空的危机扭曲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异化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成为了悬浮一族。人们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和对作为组织特性体现的自身场域逻辑的认同,而倾向于以时间和金钱可量度的效率和效益来监控和调节组织运作状态。对效率的追求催发了人的务实精神、竞争意识和时间经济等现代观念的形成,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的传统精神与现代观念间的疏离、断裂乃

4、至对峙。8毛泽东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有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3]而马尔库塞则认为,政治内容与技术进步是交叉在一起的,变成了自由的枷锁,导致了人的工具化、技术性。事实上,技术原先只是一个中立的概念,但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技术与理性的结合使得技术成为一切领域有效控制的核心和有力工具。在此之下,人的整个理想人生精神丧失追问的价值以及意义,单向度性以及人的技术性成为精神建构的主线,人生不再理想化,过于庸俗的道德价值追问成为人生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理想的失落使人生的理想追求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无

5、法引发自我优势,被当今的经济洪流日益淹没。(二)人生精神过度的理性弥散8人是感性与理性揉和的动物,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华民族以礼自居,自古以来对理性有着莫名的情结。朱子说:“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有一个理。由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告子曰“生之谓性。”《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理性的结合则是道、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体现。这种观念也一直充斥着人们的价值体系。社会的现代化,这种理性能力“具有明显的外倾性特征,具有人类征服外在世界的工具性。”技术理性或是工具理性的极度发展,试图用理性解释一切,解决一切问题,理性便超出了自身内在的限度,造成非理性世界严

6、重危机,造成理性主义的僭妄。“非理性与人的内在世界、人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和个性自由居于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非理性世界的丰富性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现在人生精神建构的危机,就在于理性主义价值观对人的非理性世界的漠视,无视人作为一个自然人的世俗感性的欲望。因而,反对理性主义的僭妄,重估理想人生精神的价值体系,必然成为以现代人生精神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在此之下,个人的自我能力理想性的得到放大。过度自信和过高的评价自身,使得人们的人生精神丧失了扎实的根基,出现了明显的浮夸趋势。对自身的未来理想人生精神没有正确以及合理的认识,僵硬

7、的移植成功人士的人生目标及人生精神,却往往形成人生精神的失落,甚至产生极端的精神状态。(三)人生精神模式“宽容”面的转变中国人在长达百年的处事中一直以自得的方式生存着,自得的看待战争,自得的理解未来的人生模式——恪守礼节,生活稳定,传宗接代……然而,这种不变的人生精神模式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却变得“宽容”了,这种“宽容”让国人寒心,让道德沦丧,不禁让人质疑:这是宽容吗?8以对待腐败的态度为例。论及腐败,不论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知识渊博的学者,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腐败,以一种不能承受的社会症结充斥着整个世界,快速地吞噬着一片片“清水圣地”,滋生着各种社会问题。“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