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

ID:5239020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6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_第1页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_第2页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_第3页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_第4页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美学色彩文化内涵和在平面设计中价值探究  【内容摘要】传统美学色彩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色彩审美的一种认知和积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区域特色,符合普通大众的美学观念与审美心理,因此,在当前以视觉传播为主的平面设计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成为平面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鉴于此,作者阐述了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内涵意义、文化底蕴、艺术特色等,并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技巧与设计效果。一方面对我国传统美学色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当前平面设计活动的色彩选择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关键词】传统美学色彩内涵意义艺

2、术特色平面设计设计技巧10传统美学色彩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色彩体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学色彩既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的一种传承与积淀,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在色彩领域的体现,因此,符合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对社会大众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正如梁一儒先生在《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对民族精神影响深远甚至记载着整个民族精神的全部过程。除此之外,传统美学色彩还具有符号性、象征性、装饰性等特征,使其与平面设计简洁、直白并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信息传播功能不谋而合,由此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

3、重要元素之一。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观著名色彩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曾在《色彩艺术》中说过:“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色彩的概念,是从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的黑暗中延伸出来的。”①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冲动和本能,从而展示人类定位色彩美学内涵可能性的所有方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美学色彩观念和表达方式。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思想观念、艺术创作、意识形态等自成体系,对传统美学色彩的形成与传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

4、了儒家的五色世界观、道家的无色世界观、佛家的美术色彩观三种典型的美学色彩观。10首先,儒家的五色世界观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美学色彩观的基础。早在2000多年前,《尚书》就有关于“五色”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与缯帛也。”另外,《周礼·考工记》中也提到“画溃之事杂五色。五色之变以章,谓之巧”。尤其是到了西周时期就已有了强烈的“正色”与“间色”之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社会的劳动人民用五色来概括世间万色,从而将纷繁复杂的色彩秩序化、符号化、图式化。这种传统的五色观念比西方社会的色彩观要早1000多年,与其注重哲学思辨的色

5、彩观相比,我国的五色体系充分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既推动了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从我国传统儒学思想的角度来说,正色,即青、黄、赤、白、黑,象征着权威和尊严;间色,即正色混合之后所得的颜色,象征着大众化甚至是卑微的身份和形象。在此色彩观的作用下,色彩与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结合,表现出鲜明的秩序感、规范性、指示性作用。其次是道家的美学色彩观。众所周知,道家强调“淡泊无为”“清心寡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认为“有无相生”“知白守黑”,一切事物的兴盛衰落、发展变化

6、都是在“有”与“无”之间交替演变的,这是世界万物发展规律的两个极端,因此,在色彩观上也认为世界可以分为“黑”“白”两色。与处于主流地位的五色观相比,“白”表示无色、无形,追求的是“无色,而五色成焉”的表现效果;“黑”则是世界色彩体系的另一主体,表示有色、有形。10最后,我国佛教文化具有不同的产生根源,在与中原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迥异的用色特征,比如盛唐时期的佛教大量使用朱砂、青绿来强化冷暖色的对比,使整个绘画作品显得绚丽而辉煌。到了中唐时期,诸多佛教壁画开始使用土色、土红、赤石等色彩,使画面显得更加温和平静。佛教文化虽然在各个时期

7、的色彩应用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色彩观上都明显地体现出”和”的观念,追求“无、空、化、和”的理想境界。唐朝著名画家李思训绘画时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便是受佛教色彩观的影响而形成的。二、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设计性特征即符合设计性需求、满足设计标准的一系列特征。传统美学色彩是在中华民族区域环境中形成并成长起来的一种色彩认知与审美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使其具有装饰性、主观性、象征性等特征,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这恰恰满足了包装设计的需求。具体来说,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观念性与视认性10我

8、国传统美学色彩是审美精神与文化观念的结合体,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正如上面所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