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堡凹陷陡坡带控藏因素分析.pdf

陆家堡凹陷陡坡带控藏因素分析.pdf

ID:52393951

大小:111.83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7

陆家堡凹陷陡坡带控藏因素分析.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陆家堡凹陷陡坡带控藏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陆家堡凹陷陡坡带控藏因素分析王金海(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陆东凹陷是开鲁盆地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凹陷,面积约1740km2,是辽河外围取得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的地区之一。目前,针对制约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地质因素,本次研究依据地震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等理论,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多种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析以及地震相解释、阻抗反演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陆东凹陷沉积储层研究,寻找有利相带,为陆东凹陷的后续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关键词:沉积相;储层预测;地震反演陆家堡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赤峰市境内,是开鲁盆地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面积约l740km2,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凹陷。凹陷受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构造走向由近东西向转北东向,具有东南陡西北缓、单断式断坳型的构造背景,即早白垩世以断陷为主,而晚白垩世则以坳陷为主。据2002年辽河油田第三次资源评价结果,陆家堡凹陷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5×108t,到目前为止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658×104t,探明率仅为26.6%,还存在较大勘探潜力。因此有

3、必要对陆家堡的控藏因素进行研究,总结成藏主控因素,寻找新目标,发现新的出油点,推动辽河外围盆地的勘探实践,扩大勘探领域和规模。1烃源岩空间分布决定油藏的分布陆家堡凹陷发育三个主力生烃洼陷:五十家子庙洼陷、交力格洼陷和三十方地洼陷,生烃洼陷总面积约580km2左右。在三个生烃洼陷内均发育了两套生油层系,即九佛堂组和沙海组。九佛堂组以深灰色泥岩、褐色油页岩为主,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成熟生油岩厚度266~542m,有机质类型以I~ⅡA型为主,有机碳、氯仿沥青“A”、Ro分别为3.3%、0.4%、0.53%,属

4、于低成熟一成熟好生油岩;沙海组以深灰色泥岩为主,为半深湖相沉积,成熟生油岩厚度68~421m,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A型,有机碳、氯仿沥青“A”、Ro分别为3.2%、O.1%、0.51%属于未成熟一成熟较好生油岩。2断裂发育早晚决定油气是否成藏该区受火山活动以及左旋走滑应力场的影响,断裂十分复杂,从发育期次上来看,发育有早期断层、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以及晚期断层。从剖面来看,断裂组合主要有花状、阶梯状、地垒、地堑、“Y”状;平面上,断裂呈NNE向展布,且多为晚期断裂。不同的断裂对油藏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早期断

5、层对九下段油藏起着封堵作用,例如前河地区的廖1块油藏,该油藏受一条NE向早期断层的侧向封堵而形成构造油藏。同时早期断裂活动,产生一些微裂缝,这对于改善储层物性、沟通油源都是非常有利的。3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程度通过对陆家堡凹陷单井相、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波阻抗反演研究、结合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和古构造、古水系研究,陆家堡凹陷陡坡带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缓坡带发育辨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马家铺高垒带发育三角洲;中央洼陷带和坡洼过渡带发育浊积扇。从钻井揭示情况来看,所有沉积相带内均见到油气显示,但油

6、藏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近岸水下扇扇中及浊积砂体部位。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所处相带等的影响,储层在横向上差异均较大,九佛堂组储层物性整体相对较差,孔隙度平均为12.9%,渗透率平均为6.6×10—3斗m2,属低孔一特低渗型储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以砂岩、细砂岩为主。砂岩厚度大,物性较好,水道微相的孔隙度平均为28.2%,渗透率平均为44.8×10—3¨m2。是形成油藏的有利相带。4成藏主控因素分析首先陡坡带油气成藏受油源条件控制,本区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靠近陡坡带一侧的洼陷中心,油

7、气以“垂向及侧向”短距离运移为主,近源成藏的特点。其生油区控制了油藏的分布,本区陡坡带油气源条件较为优越,其次陡坡带油气成藏受构造条件控制,具有良好构造背景形态的扇体油气最易富集,另外,呈鼻状构造形态,没有明显回倾的扇体,如果扇体根部有非渗透性砾岩的侧向遮挡,可形成岩性圈闭,也有较好的成藏条件;第三,陡坡带油气成藏受有利相带控制,从储集条件来看,陡坡带物源充足,但是有利相带较窄,只有扇三角洲前缘和近岸水下扇扇中部位以及前缘的浊积砂体才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这类扇体中的砂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相对较高,物

8、性相对较好,有利相带内,从储集空间类型来看,在九上段原生孔隙、粒间空隙发育,九下段产生大量的溶蚀空隙,抑制成岩,对凝灰质储层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局部地区发育微裂缝对油气的疏导及成藏起到良好的作用。第四,陡坡带油气成藏受保存条件控制,临近生油洼陷的有利构造是油气聚集的主要部位,而远离洼陷区,由于后期的构造运动,及埋藏较浅,盖层较薄,轻组分容易散失,油质变稠,在交2块及前河地区这种特征均有所表现,以上是对陡坡带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