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pdf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pdf

ID:52402052

大小:1.10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pdf_第1页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ComparisonofRoofSlopeDesignMethodfrom“YingzaoFashi”to“QingLaborDepartntEngineeringPracticesRule”■刘海瑞张歆■LiuHairuiZhangXin[摘要]本文通过对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清工部瓦产生一个反力,抵消了向下滑动的力。所以中国即逐缝取平,皆下至橑檐方背,每缝并减上缝之半。工程做法则例》两部巨著中的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来的曲线坡屋顶是随着匠人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如第一

2、缝二尺,第二缝一尺,第三缝五寸,第四缝寻找我国古建筑屋面的设计方法,从而探寻中国古建筑曲出的经验,也是使中国古建筑更趋合理性。从现有二尺五分之类。如取平,皆从槫心抨绳令紧为则。线形屋面形成的规律。首先给出两部巨著中的设计方法,的资料中能够找到古建筑屋面设计准则的只有宋李《法式》的“举折”是先按房屋进深定出屋面然后把宋式的方法换算成清式的方法,对两者的结果进行诫著《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坡度,将脊槫先“举”到预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比较,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做法则例》(以下简称则例)这两部巨著。但是这两下逐架“折”下来,

3、求得各架槫的高度,形成曲线部巨著中所描述的屋顶设计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本和曲面。它是分两步实现,先举起,然后再折(如[关键词]法式则例屋面坡度举折举架文通过对两部巨著的屋顶设计方法的比较,从中找图1)。本文只讨论殿阁厅堂和廊屋,至于副阶和缠出屋顶设计方法的规律。腰及亭榭的“举折”及“举架”在本文中不涉及。[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hecomparisonofroofslope一、《法式》和《则例》中规定的屋顶设计方法故图1中是以十架椽屋殿阁和八架椽屋厅堂廊屋为designmethodintwomonument

4、alworksofSongDynastyYi-在中国古代屋盖斜坡曲线取得的方法宋称“举例。ngzaoFashiandQingDynastyQingLaborDepartntEnginee-折”,清称“举架”。这两种方法虽然都使屋盖成为根据图中所示可以把屋架“举折”用以下公式ringPracticesRule,tofindthedesignmethodofourcountry曲面,但“举折”和“举架”的出发点和步骤却完表示:ancientbuildingroof,andthustoexplorethelawsofancient全不同。宋

5、人的“举折”先按房屋进深,定屋面坡殿阁buildingsroofingcurveChineseformation.Firstly,itgivesthe度,将脊槫先“举”到预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Hh=1(1)designmethodofthetwoworks,andthenchangesmethodof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槫的高度,形成曲线和nn-2102´Song-typeconversionintoQingstyle,comparesthetworesults,曲面。清人的“举架”却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式中:1HBdraw

6、stheconclusionofthisthesis.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渐增加斜坡的陡峭度——例如1——为脊槫举高(殿阁楼台取3);h“檐步”即最下一架用“五举”,次上一架用“六举”,n——为第n槫向下折的高度n>1;n——取脊槫n=1,向下依次为n=2,3……当[Keywords]model,rule,roofslope,liftoff,set而“六五举”,“七举”……乃至“九举”。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实际上当然不是)。n-2<0时取0;引言以下是《法式》中“举折”和《则例》中“举架”B——殿阁楼台用前后橑檐枋心间

7、长度;中国古建筑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曲线形屋的方法。余屋厅堂:面,四角翘起。与中国不同,西方传统的坡屋顶就1.宋《营造法式》卷第五大木作制度二的“举'hx+hn=n-2(2)是直线形屋面,四角不翘起。中国为什么会做成曲折”法102´式中:线形屋面,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们有过很多研究,举折的制度,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h——为第n槫向下折的高度n>1;n观点不一。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曲线形坡屋面,笔者寸,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出所建之屋在平正1h——为脊槫的举高,厅堂廊屋取b;有如下观点。一是美观,在远处看来曲线要比直线壁上,定其举

8、之峻慢,折之园和,然后就可推算出4b——若余屋出跳则为前后橑檐枋心间长度,给人的视觉效果要好,曲线更容易与自然界相融合,屋内梁柱的高低,卯眼的尺寸。今俗谓之定侧样,若不出跳则为前后檐柱心间长度;这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