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

ID:524026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6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_第1页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_第2页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_第3页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_第4页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研究  摘要:根据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的特点,阐述了震后公路应急行动的原则,结合公路应急抢险行动在抢通、保通与恢复重建阶段的要求,对关键结点的不同损坏程度的次生灾害和破坏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治措施。关键词: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分析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公路是地面交通运输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它连结着每个村镇,直接影响着运输能力的通达深度。由于公路分布线路长、设施分布范围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极易遭受损毁。8地震是影响范围最广、损失最为

2、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根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我国有一半国土位于地震高烈度区域,近年来在汶川、玉树、芦山发生的高烈度强震,对公路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伴随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落石等次生灾害则严重阻碍了公路应急抢险和生命救援行动。基于上述原因,开展基于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对策分析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顺利开展公路应急救援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在公路建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对于提高公路关键结点的

3、抗灾能力,增强路网防灾能力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震后公路应急抢险的特点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随机性和瞬时性特点,决定了高烈度地震区域公路应急抢险的安全、快速和临时性特征。安全性:安全是公路通行保障的前提条件,既要保证公路设施主体的稳固,又要保证公路所承载和运输的人员、车辆的安全,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还应保证非正常作业状态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快速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3天为生命救援“72小时黄金时间”,公路是救援人员和设备进入灾区最主要运输通道,因此,震后公路的快速抢通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必要前提条件,更体现了公路

4、生命线的重要性。临时性:公路应急抢险一般为非永久性工程,紧急情况下,当公路设施不能达到设计荷载等级和标准时,可以通过限载、限速、限流等措施以满足公路临时通行的特殊要求,公路应急抢险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远低于正常水平。临时性应急工程使用抢险结束后,一般要予以拆除,继续使用则需进行加固处理。2公路应急抢险原则8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应急抢险除应遵循一般抗震救灾所要求的快速反应、就地自救互救、突出重点、主动配合和主动报告等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合理谋划理性预判灾情紧急时期公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抢险救援整体行动

5、的成败,当地震灾害发生后,首先要根据预案,对灾情进行理性分析、科学判断,合理投入应急力量,科学调度指挥管理,保持运输通畅,最大限度发挥各类救灾资源的作用,同时协调配合好军民、军地协同作战关系,充分发挥专业应急队伍的突击能力与社会自发力量的保障能力。2.2科学组织精心调度管理地震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将向灾区汇集,极易发生资源分配不均,出现资源过量集中与无人顾及的反差现象。四川芦山地震期间,大量物资向芦山汇集,而相邻的宝兴县虽然受灾很严重,却无人问津,使救灾力量和资源在时空上不协调。同样,决策指挥者要根据

6、当地运输线路资源科学组织和调度,可在远端进行合理分流、控流措施,按照重急轻缓、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先保证专业的公路应急抢险队伍和重型、专业化抢险设备先行,打通生命线通道,为医疗、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开辟通道。2.3多维度全方位交通思维8抗震抢险中,公路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应优先考虑发挥公路运输能力,但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方法,要树立多维度全方位的立体交通观念,先遣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投送至公路抢险的关键结点,采用“水陆空”全面推进,宜路则路,宜水则水,必要时可通过直升机或缆索运送人员设备,以确保快速抢通生命线通道,达到

7、多点作业、全面开花,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运输功能。3震后公路应急抢险不同阶段的对策分析公路应急抢险在抢通、保通、恢复重建阶段所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管制措施是有明显区别的,如表1。表1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各单元破坏形式及措施3.1抢通阶段公路生命线的抢通,是保证后续救援人员和设备进驻的必要条件,从公路的功能方面要求达到“通”,在时间上要求“快、急”,因而要求现场决策者和指挥者根据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结合自然条件,通过比较分析,对震害进行初步研究判断。3.1.1绕避困难路段。因边坡严重塌方阻塞路基,桥梁墩台垮塌无法短时

8、抢建,隧道洞口滑塌等严重损毁时,应优先考虑绕避困难路段,利用或开辟短便道绕避的方案。确定绕避方案之前需明确的公路走向,综合考虑迂回里程、前方绕避段顺畅程度、公路线型指标和便道的通行能力等因素。3.1.28多点同时作业。公路呈带状分布,不同路段的公路设施均受到灾害的侵袭,后续救援队伍只能沿公路推进,快速抢通公路则需要多点作业、全面开花,多开辟工作面,才能实现时空转换,为后续救援队伍争取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