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

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

ID:52411715

大小:2.04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_第1页
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_第2页
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_第3页
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晶给水排水工程WaterSupply&DrainageEngineedng张万辉1,一,安关峰1,周律2(1.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60;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摘要:遭受暴雨与内涝的侵袭和困扰,是我国城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因此,在对我国城镇内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与其发展规划脱节、地表透水性降低、管网排水能力不足是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采用遥感技术,建立城镇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开展排水管道的快速检测和修复等有效手段来防治城镇内涝。关键词:城镇暴雨与内涝;热岛效应;雨洪模型;排水管网;管网检测和修复

2、中图分类号:TU998.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16)04一0114—04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TownsRainstormWaterloggingZhangWanhui,AnGuanfeng,ZhouLn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主要表现在城区人口迅速集中.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积急剧膨胀,使城区及其附近区域的自然、文化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其中也包括对水文变化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城镇化发展改变了城镇局部的自然地貌,使原先相当部分的自然流域被不透水表面所覆盖,造成雨水汇流速度加大,从而导致一系列城市

3、水文问题【l-31。近年来暴雨频发.暴雨内涝对城镇的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对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巨大的威胁【4-91。另一方面,在全国大部分城镇中都存在着供水不足的情况,北方地区地表水不足。只能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引起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城镇在花费巨大的成本代价想方设法将雨洪排走.白白浪费大量的淡水资源的同时,却又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10。ltl。因此。相关人员极有必要对城镇暴雨与内涝防治技术进行探讨,并结合国内外内涝防治的经验,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应防治技术的研究,才能保证我国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1城镇暴雨与内涝产生的原因分析随

4、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加速。城镇暴雨与内涝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城镇连遭暴雨袭击,且有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的趋势。通过分析,其产生原因可归结如下:114辛荭笈木2016No.4(Jul.)V01.341)气候变化引发的水循环变化。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正在改变水的循环。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城镇人口密度增加.形成人为排热,加上城区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又导致了水循环的进一步改变,从而引起城市微气候的改变m】。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城区暴雨发生更为频繁,程度更加强烈,而且增加了暴雨的不确定性,更加难以对其进行预测和预报。2)

5、城市发展和建设引发的地面自然滞、蓄雨水能力降低。①很多低洼地段和小型水体被城镇建筑物所覆盖,如水塘、水池和水沟被填没。②原有的大量透水地面,如绿地、田园等,被混凝土、砌体或沥青等硬质的、不透水地面或路面替代。如北京市不透水地面面积占总地面面积的比重,从1959年的61%,增加到2005年的86%【3】。③许多城镇住宅小区在整个用地范围里.地下全部用来停车,难以保障基地保水。④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如北京市2005年建成区面积为1210km2,比1973年增加了约6.6倍:而从1983年到1985年,北京城区的绿地面积则减少了16.4%【31。因此,雨水

6、自然流动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而造成水分通过土壤蒸发、蒸腾,使损失总量降低.径流系数和洪峰流量提高.排水系统内雨水流通时间缩短,进而导致了渗透率的降低和洪水风险的提高。3)在现代城镇的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城镇暴雨与内涝管理的内容.不仅没有基于城镇水系变化的排水系统规划,更缺乏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而现行的暴雨与内涝管理手段又比较落后,亟待智能化。目前的管理手段以临时决策、应急管理为主,缺乏整体、综合而系统的管理,缺乏对暴雨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准确模拟和积滞水预报预警;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程度低,雨水管线信息以个人记忆、纸图标记、CAD图存

7、储为主,极少利用GIS进行管理110,131。正是这种管理现状使得许多雨水管线的位置、高程、淤堵状况等信息不清,出现内涝问题时只能临时应付、被动解决。4)排水管渠等防涝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表现在:①许多老城区管网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偏低。虽然,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将设计重现期提高到了1~5年.根据重现期校核排除地面积水能力用的重现期提高到了3~10年。甚至50年或以上。但同发达国家城市的标准相比,仍然偏低。如美国纽约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10~15年。巴黎为5年.东京是5~10年【14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