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

ID:52415604

大小:7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7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_第1页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_第2页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_第3页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_第4页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课程理论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徳育课程理论探讨对徳育课程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始于1960年代的西方国家,到80年代,徳疗课程己成为徳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屮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屮国,对徳冇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晩,一些早期的徳冇著作和教材都没有对徳冇课程进行专题研究。例如,影响比较大的徳冇原理教材,像胡守主编的《徳冇原理》、华中师大等六院校编写的《徳冇学》、鲁洁与王逢贤主编的《徳冇新论》、胡厚福的《徳冇学原理》、黄向阳的《徳育原理》等,都没有对徳冇课稈进行探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徳育课程才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一些徳育著作开始列专章论述此问题,如魏贤超著的《现

2、代徳冇原理》、戚力学等著的《现代徳冇论》、班华主编的《现代徳冇论》、檀传宝著的《学校道徳教冇原理沢朱小蔓主编的《屮小学徳冇专题》等都有徳冇课程的专章内容。而同时代,有关徳冇课程的专门著作和理论研究文章日益增多,探讨范I韦1Z广、理论研究Z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认宾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谋求发展,找出不足,予以弥补,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徳冇课程理论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徳育课程的地位与特点关于徳育课稈的地位问题,势必关系到徳育能占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开设的问题。对此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1]一是肯定开设徳育课程的必要

3、性和可能性。持该观点的人认为,任何社会或文化都在历史的长河屮形成了一套道徳价值规范体系,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教冇,其主要职责就是向年轻一代传授这些道徳财富。同时,儿童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其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完全取决于家长、教师和社会对他们施加的影响。所以,通过徳冇课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目的。二是与之对立的观点,徳育论文反对徳育课程的开设。他们认为徳育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不道徳的。这是因为根木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价值和道徳标准,更无人人必须遵循的道徳戒律。任何道徳价值都是经验的产物,因而是个人的,是相对的。

4、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该把某种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19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桑和梅等人对11000多名8〜16岁青少年进行为期5年的研究,研究表明,传统的徳育课程所进行的道徳规范教授与儿童的实际行为几乎无关。[2]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正是道徳教学把孩了教坏了”。[3]三是折衷的观点。认为徳冇课稈的教学与尊重儿童的白主权利和培养道徳判断能力并不矛盾。理想的徳疔课稈既要传授道徳知识,乂要培养道徳推理的技能、发展道徳选择能力。这是因为徳育同其他学科一样,有H己独特的范畴、过程和方法,“在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里,尽管这种盲接的淋输方

5、法是无效的,然而,任何道徳上放任的企图也没有取得更好的结果”,“道徳教冇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要寻找一条屮间路线。它既不强迫年轻人接受一套道徳规则,也不给他们这样一种印彖,即做出决定完全是一件个人的主张或想入非非的事情”。⑷“我们必须反对价值教育屮纯粹的'过稈'或'技能'的方法。为了成功地对价值进行反省,学生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反省对话获得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价值观点。”“学校必须既教技能又教内容。”[5]同时,通过徳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道徳观念,这对学生提高道徳规则的理解力有很大帮助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道徳的发展。最后,徳冇课程的教

6、学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道徳判断和道徳推理能力。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白身的特殊性,徳育课稈也有白身的特点。严仲连认为,徳育课程的特殊性主要有:课稈目的一元与多元的统一;课程内容生活与理想的结合;课稈实施间接与直接的融合;课程评价复杂与不确定并存。[6]余双好将现代徳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徳冇课程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理论性和活动性的辩证统一、肓接徳冇课程与间接徳冇课稈的辩证统一、显性徳疗课稈和隐性徳冇课稈的统一、课程学习与学生徳行培养的统一。[7]我们认为现代徳育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主体性。在一般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方面也许一定的强制或压

7、力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徳冇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面,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是徳育课稈最基本的特点Z-O2.育徳性。这是徳育课稈的根木特性。育徳并非只是让学生记住抽象、教条的道徳规范,而是在融合道徳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的过程屮,学生不知不觉地内化规范、体验规范并且践行规范,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变革,完善人格。3.理解性。道徳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它是价值之知,它体现为一定的关系性、情境性和情感性,它的把握不能靠学习知识所采用的一系列认知操作方式,如分析、对比、归纳、记忆、练习等方式来实现。描叙、理解

8、才是道徳学习最好的方式。这里的理解不仅包含着认识,而且更是包含情感的一种体验和领悟。它所追求的不是以精确、客观的知识去丰富、扩展认知结构,而迅对道徳知识所包含的人的精神存在、人生的价值、人与人Z间的意义关联的感受和体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