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ID:524162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_第1页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_第2页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_第3页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_第4页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摘要春小麦为大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逐年严重,介绍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如麦茎蜂、麦蚜、麦穗夜蛾、条锈病、白秆病等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春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青海大通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149-02春小麦为大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播种面积达12133.3hm2,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6.6%,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随之日益严重,成为制约该县春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在探索研究中总结出春小麦田主要病虫害

2、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供春小麦种植户参考。1麦茎蜂1.1危害特点7在大通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小麦的根茬内结茧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出土,成虫于小麦拔节后期至孕穗前期在穗下节近节间处产卵。幼虫孵出后,先向下爬至节间处取食幼嫩组织,随虫期增长向上危害,咬穿节间,直吃到穗颈部,老熟时抵达根部,在麦茎与地面接触处,将麦茎内壁组织咬成断茎环。老熟幼虫在地下茎节中越冬,受害小麦造成白穗、倒伏[1-2]。1.2防治措施1.2.1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秋收时低割麦茬或进行秋深翻,可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和越冬场所。1.2.2喷施化学药剂。主要针对麦茎蜂成虫进

3、行喷药防治。第1次喷药应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每百单网成虫密度达4~5头以上)进行,严重田块最少应防治2次,间隔时间7d。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mL/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300mL/hm2对水300kg/hm2进行统防统治,上述药剂任选1种,交替使用。2麦蚜2.1危害特点7麦蚜以卵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春暖后,越冬卵孵化成母蚜,孤雌生殖,产生无翅型或有翅型母蚜,先在杂草上危害。麦类作物拔节前后,迁入麦田危害。长管蚜喜光照,多在植株上部

4、特别是穗部危害;二叉蚜则多在植株下部或叶背面危害。蚜虫群集穗部和叶片上,吸食麦株养分,受害部位出现褪绿小斑,严重时扩大为褪绿条斑,可引起叶片变黄早枯。蚜虫排泄蜜露,招致腐生菌滋生,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影响品质[3-4]。2.2防治措施2.2.1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残株、枯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卵。2.2.2化学防治。从小麦孕穗期起在麦田检查,当有蚜株率达15%~20%,或每株平均有蚜虫5头以上时,即应进行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mL/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mL/h

5、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300mL/hm2对水300kg/hm2,或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进行统防统治,上述药剂任选1种,交替使用。3麦穗夜蛾3.1危害特点7在大通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田间、地埂的土表下,特别是芨芨草墩下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底至5月中旬做薄茧化蛹,成虫于6—7月发生,吸食小麦、油菜、马莲等花朵上的蜜露。卵多产于小麦的第一小穗颖内侧,一般块产。初孵化幼虫先取食穗部的花器和子房,一般1~2头,最多可达9头,聚居于一粒麦种危害食尽后再转移危害。2~3龄幼虫全在籽粒内取食潜伏,4龄后幼虫将小麦旗叶用丝连

6、成卷筒,白天转移潜伏其中,日落后爬出卷叶,在麦穗上危害,每头幼虫一昼夜可食1~2粒麦粒。在幼虫危害处的地面上可见到状如二铵颗粒的虫粪。小麦收获后,幼虫仍可在麦捆中取食或随麦捆转移到场上继续危害。3.2防治措施3.2.1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残株、枯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3.2.2喷施化学药剂。在幼虫4龄前喷雾防治,幼虫4龄后应在黄昏时分喷雾,重点喷防小麦叶背面防治。可用50%氰戊·三唑酮乳油600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mL/hm2对水喷雾

7、。4小麦条锈病4.1危害特点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上,其次是叶鞘、茎秆、穗部,严重时在颖壳上也有发生。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疮及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象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鲜黄色的粉末,即夏孢子[5]。到小麦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4.2防治措施4.2.17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青春38号、通麦1号、通麦2号等。二是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能力,速效氮肥施用不宜多。三是秋季深翻土地。秋天深翻20cm左右,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口基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