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

ID:52416218

大小:32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05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_第1页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_第2页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_第3页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_第4页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人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探究如何考——化学中考复习中的科学探究内容标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考查要点侧重于检测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常是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探究能力(猜想、方案设计、论证、表达交流、结论、评价)例题剖析(沈阳2005)某校学生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提出问题]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发现了什实验情况如下:么问题?。[猜想]针对你发现的问题,就其原因,大胆提出你的一个猜想:。[设计方案]根据你的猜想,任选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用品:10%的

2、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若干)、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请到化学实验室实施你的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评价与反思]通过这次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操作步骤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应的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没有明显现象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侧重考查由一个具体的问题情景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关键一步是提出合理的猜想,关于铝片和10%的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原因的猜想,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所用硫酸浓度偏小都等是可以提出的原因,由此理清思路,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试题特点

3、: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过程性和综合性。考查要点:Ⅰ依据学生运用知识的正确性、推理论证的合理性等考查不同猜想的优劣Ⅱ给出问题设计相应实验,从假设推出预期实验结果或由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论证,通常选择探究过程的某个部分、对某一方面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例题剖析例1某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右图),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溶液(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例题剖析例2(辽宁2003)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

4、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1)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2)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用语言叙述或图示均可)解析例1此题取材于实验室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设置了一个稍加限制的情景后,请学生作出猜想,并完成实验设计,展现了一个小小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问题→猜想→设计→操作→现象→讨论与结论”。由于不仅试剂可能多种多样,而且同一试剂的检验方法也有多种,因此有较大的开放性和思维深度。此题提供的信息不多,要抓住“无色溶液”和“某酸钠”为盐

5、进行解题。解析例2水里通入CO2气体后,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课本一般都有这个实验,并解释是CO2气体溶解在水里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实际上,单凭这个实验就得出这个结论是不严格的。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做两个实验。分别单独用水和干燥的CO2气体来做实验,看是否也能使石蕊试纸变色。此题除了仔细阅读文字内容外,还需看懂图示信息。科学探究常见题型:根据情境提出猜想或对已给出猜想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实验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能力的考查。由新的问题情境(不是课本上已完全给出的)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或根据猜想或假说推断相关的实验结果,主要考查点在是否能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和实验方

6、法用到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表达和解释,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关于实验考查要点注重对操作过程、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考核,使“演示实验不看,学生实验不做,一味地靠听、背、记”的学习方式在考试中难以奏效是近年中考实验考查的基本导向对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进行改造,修改仪器的规格或使用环境后再使用注意考查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以及在实验条件变化时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注重对实验失败原因剖析突出对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例题剖析(温州自然科学2004年)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1)他先将竹子浸

7、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入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所示)有什么区别吗?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解析竹子是南方常见的植物,也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当把

8、竹子放在火上烧烤时,冷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