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

ID:52416339

大小:9.3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4-05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_第1页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_第2页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_第3页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_第4页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下承式移动模架现浇 施工方案编制目的介绍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现浇梁制作工艺及制作流程。说明工法的操作要点及操作流程,明确施工标准及操作规范。明确技术要点及安全、环境等问题,规范施工确保工程安全有序的完成。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200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梁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总体方案简支箱梁采用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进行逐孔现浇施工。箱梁混凝土总体浇筑方案为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

2、土输送泵和混凝土泵车进行浇注。梁片混凝土养生采用蒸汽并覆盖土工布浇水养生。梁片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分预张拉、初张拉(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0%)和终张拉(待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d)三个阶段进行。移动模架造桥机工作原理简介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而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承台上,通过推进小车、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作为自行整体移动的依托,而完成逐孔现浇梁片的造桥设备。移动模架主要部位介绍移动模架主要由主梁

3、、鼻梁、牛腿、小车、模板横梁、后横梁、前横梁、C型梁、内、外模板、机加工件等部件组成。设备明细表序号名称结构组成重量单位数量单位重量附注1主梁节/榀各5/2T270最重节28T2鼻梁节/榀各3/2T803牛腿榀/对4/2T704推进平车台4T245横梁节/榀各2/15T456外模系统(贴不锈钢板)段/部9/2T148分为左右两部分7内模系统段52T708前支撑横梁节/榀2/1T59C型梁(含两侧悬挂行走装置)节/榀3/1T2510后横梁榀1T1111液压电气系统套7T6小车4套,C型梁1套,后横梁1套,前横梁1套14操作平台、护拦套T715机加工件、螺栓

4、、拉杆T28全机总重T785液压电气明细表(轻拿轻放)液压系统类型规格安设部位小车C型梁后横梁前横梁合计说明(含电气系统)液压站台1×411175000KN×450mm自锁液压缸台2×42212小车及C型梁竖向顶升主梁,后横梁竖向提升砼梁悬臂端模板紧合160KN×500mm双向锁液压缸台3×412小车提升牛腿沿主梁纵移470KN×1000mm液压缸台1×426小车纵向推移主梁,C型梁纵移300KN×500mm液压缸台2×48小车横移主梁300KN×1000mm液压缸台22C型梁横移主梁470KN×1200mm液压缸台22前支撑横梁竖向顶升电源AC380V

5、,50HZ整机动力73KN,最大负荷44KN,为全部动力设备供电施工工艺流程图落架、卸模滑移至下一孔移动模架系统组装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绑扎底、腹板钢筋,布置预应力波纹管支立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及养生张拉预应力钢筋及压浆MSS架桥机拼装拼装顺序牛腿的组装——主梁的组装及其他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牛腿的安装——主梁吊装就位——横梁安装——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内模安装(在绑扎完底板钢筋后)。———详细技术要求见施工技术说明1.1牛腿移位台车牛腿移位台车主梁牛腿移位台车主梁横梁吊架牛腿移位台车主梁横梁吊架外模牛腿移位台车主梁

6、横梁吊架外模内模牛腿移位台车主梁横梁吊架外模内模牛腿移位友台车主梁横梁吊架外模内模牛腿移位台车主梁横梁吊架外模内模牛腿移位台车车主梁横梁吊架外模内模牛腿移位台车主梁横梁吊架外模外模拼装施工要点两侧支架为分段加工,现场组拼,接头采用拼接。连接用高强度螺栓,应采用定扭扳手严格按初、终拧的扭矩要求施拧。确保主箱梁、牛角腿安装平面及空间位置正确。确保中后主支腿安装垂直,吊杆预应力粗钢筋必须受力均匀。所有支撑结构要求均匀受力,连接可靠。模板开合液压系统、支承顶升液压系统、模架纵移液压系统等应分别同步。拼装中拼装质量检查移动模架造桥机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

7、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用作上部结构施工使用。检查时要求必须要有监理及指挥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检验合格表必须有项目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字方可进行下一工序。设备预压(1)试验采用砂袋堆载方法逐级加载,直至加至混凝土荷载的1.05倍(2)荷载布置:堆载时根据砼箱梁腹板与顶底板处荷载不同,应尽量保证移动模架系统的受力与实际浇筑混凝土时一致。(3)持荷72小时。(4)观测设备各构件、零部件的变形量和沉降量,并做好记录值。(5)观测主梁和模板的挠度变形值。(6)确定预拱度:现场根据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确定第一孔的预拱度调整值。根据预压要

8、得出以下结果:①检验各构件受力后的安全性,检查系统在各种工况下构件应力与应变实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