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

ID:52422805

大小:2.4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4-06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_第1页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_第2页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_第3页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_第4页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修改版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长征毛泽东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其中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时代背景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

2、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诗歌体裁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学习目标我读《长征》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朗读指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之事。(2)用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解释一下。(3)红军为什么把无数艰难困苦当作平平常常的事?理解诗句(因为红军有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远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五岭”“乌蒙”是上一句诗中“千山”的代表。(2)“逶迤”“磅礴”说明“五岭”“乌蒙”的险峻雄伟。(3)“腾细

4、浪”,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走泥丸”,滚动着的泥丸。在红军眼里,险峻雄伟的高山就像是细小的波浪、滚动的泥丸。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云崖”,指金沙江两岸的悬崖峭壁。金沙江水流很急,激浪拍岸,给人以“云崖暖”的感觉。“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桥下水流湍急,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胆寒,所以说“铁索寒”。(2)从“暖”和“寒”这两个字中,还能体会到什么含义?(“暖”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喜悦心情,“寒”可以体会到长征的惊险悲壮。)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

5、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巧渡金沙江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胆寒。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飞夺泸定桥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处,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大意: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

6、常常的事。五岭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拓展练习清平乐·山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创作于万里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同志率众将士亲自登临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此时,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革命事业胜利在望。诗中最后两句以

7、苍龙比喻敌人,虽然用的是设问句,但语气又是肯定的,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课堂练习----《七律·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