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

ID:524238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_第1页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_第2页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_第3页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_第4页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也推动了智能化建筑的飞速发展。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是很重要的部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能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实现全程监测,并且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传递和共享,以此来满足系统运行对信息的需求。随着建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内外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控制技术。本文对智能化建筑电气的关键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建筑电气;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78-02从当前我国智能化

2、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要进行科学的控制,应当避免盲目的资金投入。在电气设备设施的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科学的运用,能够保证智能化建筑的有效运用。近年来,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增加,对电气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建筑电气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5在智能化建筑的电气系统中,总线的控制方式通常都通过分层总线控制结构来实现,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楼宇分布和单元数量对不同系统的控制范围进行适当的变更。在总线控制系统中,一般应当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采集器。采集器的主要功能是对系统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并且对

3、其信号的有效性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采集器能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防止非法用户的破坏,能够有效的保证采集器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第二,监控主机。监控主机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的功能在于连接控制器与报警主机,并且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也是保证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监控主机采用的是RS232C总线接口实现与报警系统的连接,并且通过S485总线接口与其他的控制单元实现沟通。监控主机可以通过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模块化以此,以此来实现系统可靠性的提升。二、现场总线PROFIBUS技术5PROFIBUS技术参考国际标准协议,

4、以国际开放式网络结构为基本的参考模型,并且据此将整个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分层,按照OSI参考模型分为7个层次,在不同的传输层定义了其应当完成的物理任务。第一层主要是对物理传输特性进行确定。第二层则规定了总线的存取协议以及数据的传输协议等。第三层主要是实现通信网络的最高层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与操作,以此来实现不相邻的两个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需要通过控制网络的子系统来实现数据的传输。第四层则主要是对网络通信子网进行规定,尤其是针对资源与通信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第五层主要是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信息传递通信。第六层是对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表现方式进行明确。第七层则是

5、该模型的最高层次去,其主要是负责对该通信网路中的不同通信要求,满足其所需的不同的协议。PROFIBUS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对该模型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层进行了主要的运用,同时还增加了针对用户的接口层,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转。三、组态控制软件与系统布线智能化建筑中电气网络的实现以及自动监控功能的实现,需要以智能可信元件的开发和应用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利用功能运转所需的组态监控软件,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转。当前在智能化建筑领域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的组态控制软件如SIEMENS,SCHNEIDER等,都能够在相关协议的要求下完成相应的组网需求。组态控制软件能够

6、同时满足系统监控功能的多种需求,同时也能够实现操作和管理。电气系统中的屏蔽电缆,主要是运用屏蔽层实现对电磁的干扰,提升电缆运行的可靠性。进行电缆层的布置时,需要将屏蔽电缆进行有效的接地,按照不同的接地要求,对不同颜色的芯线进行相对应的连接,才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四、数据通讯5在电气通信系统中,数据表达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数字信号编码表达方式;第二是模拟信号表达方式;第三是数字信号表达方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中央控制器从系统中读取数据并且按照不同站点的需求而发送相应的信息,在总线循环模式下要求循环时间必须要少于中央控制器的循环时间,这样才能

7、保证总线循环的有效性,无论是从建筑智能化领域还是从电气自动化领域,都能体现出循环系统的优越性。除了循环数据的传输,以PROFIBUS技术为核心的组态控制系统也具有较强的系统诊断功能,在系统中不同的主站之间实现有效的系统组态,能促进系统灵活性的提升。系统组态功能的运行状态一般需要以DPM1的运行状态来确定,通常包括三种状态,即停止、清除和运行。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如果在其中某一阶段发生错误,则系统会迅速的做出反应,这时系统的状态则由组态参数和自动清除功能的实现来确定,如果该参数的可靠性较高,则所有的相关信息都会按照需求自动输出并且保持安全的状态,从而为其他阶段的

8、数据传输提供保障。运行结束后,DPM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