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pdf

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pdf

ID:52426457

大小:2.29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pdf_第1页
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pdf_第2页
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7月浅谈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朱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随着近年来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城市排水防涝问题成为中国政府、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大问题。我国传统的城市排水防涝是粗放式的、割裂的,人为的将城市排水体系分为管道排水和河道排涝两部分,没有将城市内涝与景观绿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统筹考虑。本文旨在构建“源头控制—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提高城市应对不同重现期雨情的能力。[关键词]排水;径流系数;重现期;内涝文章编号:2095-4085(201

2、7)07-0044-0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1加强雨水源头控制筑破坏或填为它用,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地(1)首先在城市规划阶段,要分散性地布置小面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造成地表径流系数增加,径型雨水下渗、滞蓄设施,如绿色屋顶、植被浅沟、雨水流系数由天然地区的0.2~0.4上升到0.6~0.8,花园、下凹式停车场、下凹式公园等措施(如图1,图地表径流量增加,超过了城市的正常排水能力。此2,图3),切断洪水运动路径,减缓其运动速度,增加外城市的快速

3、发展使城市更容易形成热岛效应、雨径流时间,从而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值得注意的是,岛效应,改变了城市降雨中心的分布和强度,大城市当采用公共设施如广场、绿地等作为雨水滞蓄设施及高度城市化地区更容易产生这种现象,从而成为时,应当合理设计雨水的进出口,设置警示牌并告知区域的暴雨中心,发生高强度暴雨的可能性也就更市民该设施作为雨水滞蓄设施的启动条件和可能淹高。加之目前我国排水设计标准偏低,大部分城市没的范围。(2)采用透水性的铺设材料(如图4),现状排水系统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年甚至更低,增大透水性地面的比重,要求新开发区透

4、水性绿地远低于发达国家排水设计标准。由于雨水管网大都面积不得低于40%。(3)与城市景观和周边环境结铺设在城市路面以下,改建或扩建管网,需要挖开道合,建设观赏性的可调蓄水体,如景观湖,作为雨水路,并妥善处理好其他地下管线,因而旧城区管网改滞蓄和市民休憩娱乐的场所。(4)疏浚城市内河,沟造工作困难重重、停滞不前。因此,通过在源头广泛设置雨水下渗、滞蓄设施,同时加强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下游的排水压力。控制新建地区综合径流系数不超过0.5;旧城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能超过改造前,不能增加既有排水防涝

5、设施的额外负担。针对低重现期(5~10年)的常规雨情,即在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之内的降雨,除了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外,还要完善以城市雨水管网为主体的小排水系统,提高雨水管网设计标准和排图1绿色屋顶泄能力,保证城市在遭遇常规雨情时地面不积水。小排水系统只能解决常规雨情的暴雨径流,遭遇高重现期(10~50年)暴雨时,为了解决超过排水管渠设计标准的雨水出路问题,需要构建城市大排水系统,减少暴雨内涝对城市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良好的运行秩序。因此通过构建“源头控制—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可显著提高城市应对不

6、同雨情的能力。图2植被浅沟·44·问题。工程投入使用之初,就接受了瓢泼大雨的考验。新建宫门路便道上的降雨,全部通过透水砖下渗到了蓄水池里,未造成地面积水。2完善小排水系统以城市市政管网为主体的小排水系统主要针对城市常见雨情,设计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将雨水图3雨水花园径流排除。降雨在地面形成径流后,大部分由排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城市内河、湖后再排入外河,为了提高城市应对常见雨情的能力,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小排水系统。2.1提高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完善排水管网布设目前我国排水设计标准偏低,大部分城市现状排水系统的设计暴雨

7、重现期为1年甚至更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排水设计标准。由于设计标准的偏低,在遭遇强降雨天气时,势必造成管道排水能力不足图4透水铺设造成地面积水成灾。建议一般地区新建管道提高至通城市内水系,增强河网的调蓄作用。(5)在下凹3年一遇;汇水面积1km2以上雨水干管采用5年一式桥区等低洼易涝点建设地下蓄水池滞蓄雨水,不遇;封闭洼地、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仅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还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收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采用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集和利用。区采用10年一遇或以上。对城市低洼地区、地下空北京市近年来在内涝治

8、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间和其他易出现内涝的区域,增设排水管网,确保主效,其中在地下蓄水池建设与使用上已走在全国前干管、支干管、末梢管有效连接,如有必要,可设置泵列,值得同样饱受内涝问题困扰的厦门市借鉴。近站将涝水强排至附近的河道或管道,同时加快老城年来,北京市在多个积水严重的下凹式桥区建设地区的排水管网系统改造工作。下蓄水池并且收效显著(地下蓄水池见图5,图6),2.2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