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

ID:524277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_第1页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_第2页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_第3页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_第4页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能值研究理论在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应用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中,如何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财富,最大限度降低生态环境功能破坏,是进行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此,需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基于能值理论的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过程中,评价因素更全面,评价结果更客观,既克服了环境评价中不能量化的不足,又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评价中评价结果易受人类支付意愿和通货膨胀或通货萎缩的影响,能更全面更客观的反映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工程生态经济系统的成本及效益。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经济评价;能值分析5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

2、放后,我国逐渐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及管理,并先后制定相关建设规划。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又将农田水利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高度,但是在而目前我国多采用传统的经济评价或定性分析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工程可行性评价,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大量不能计量或虽可计量但难以用货币单位表示其效果和影响的因素往往无法评估,致使评价不足,论证不够充分,容易造成生态失衡等问题。本文中我们采用能值理论方法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全面分析工程建设可行性,以期补充、完善现有的可行性评价研究,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和科学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田水利工程的能

3、值分析能值理论是综合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各种能量流的转换机理,并定量研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值评价,是依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从整体观和系统论出发,以能值为量纲统一量化工程项目的生态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工程建设能值成本效益比,依据工程建设评价标准,得出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进而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评定依据。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区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其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成本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其经济成本主要指工程建设运行中消耗的社会经济财富,如石、沙、钢材、水泥等;社会成本指工程项目对社会

4、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损害,如移民和占用耕地等;生态环境成本主要指工程建设运行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等。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除涝工程的效益主要指在采取工程措施后减少的农产品损失);5社会效益指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等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改善局地小气候,净化空气、补给地下水等。能值评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行性步骤如下:1.全面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经济成本和效益。首先对工程的生态经济成本

5、和效益进行全面分析①按物质来源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的生态经济成本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社会性投入(社会成本),包括管理维修费、安装工程费等人力劳务费;二类是自然资源投资(生态成本),如太阳能、风能、雨能、表土流失等环境资源;三类是经济反馈能值投入(经济成本),包括水泥、钢材、机械设备等工业投资。②根据工程建设目的及主要建设用途,并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分析工程对周围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其及作用对象,将工程效益进行区分归类:一类是社会效益,如科学教育研究、增加就业等;一类是经济效益,如粮食增产、灌溉用水收入等;另一类是生态效益,如调节水分、改善局部小气候等。2.工

6、程生态经济成本与效益的能值计算。太阳能是万物之源,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各种生态流统一为太阳能值,即单位物质或能量5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太阳能值量。根据相应的能值转换率或能值货币比通过式(1)对工程系统中各种能量流、物质流、货币流等具有不同度量尺度的生态流进行统一。能值转换率是指形成每单位物质或能量所含有的另一种能量之量。能值货币比是全年总能值使用量与该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即单位货币相当的能值量,反映了系统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式中:EM为单位物质、货币形成所包含的太阳能值;为物质、货币能值转换率或能值货币比率;E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或货币价值。3.计算农田水利工程能

7、值产投比。根据式(2)计算工程能值产投比。能值效益成本比不受人类支付意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用以衡量水利工程生态经济效率,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其大小作为评价工程建设可行性的依据。一般认为当EmCBR大于1时,则该工程建设具有可行性;等于1时,该工程满足工程建设最低要求;小于1时,则不建议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2)式中:EmCBR为工程能值成本效益比;B为工程生态经济产出能值;C为工程生态经济投入能值;RV为工程剩余能值。二讨论经济方法虽然能够从经济学角度简单直接地衡量出工程建设可行性,但论证内容不够全面,对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环境影响(如水资源消耗等)及社会效益(

8、如科学研究价值等)5不能完全纳入工程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