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

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

ID:52429447

大小:330.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_第1页
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_第2页
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_第3页
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1月学术交流Jan.,2010总第190期第1期AcademicExchangeSerialNo.190No.1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温丽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摘要]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分析框架运用到国际关系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诸如:文化、认同、互动、规范等新理念,并运用这些核心概念,对国家、利益、冲突等国际关系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国际体系与体系转换理论,共同体和平理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认识和解决国际问题,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关键词]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文化;

2、认同[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0)O1-0037一o4代表人物。一、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2.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社会学理论运用1.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的哲学理念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最主要借鉴的是吉登斯20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奥努夫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社会结构化理论。它涉及的理论(Nicholasonuf)出版了《我们缔造的世界》,在国际关系学问题是个人与社会谁更具有决定性。他认为个体与社会界正式使用了“建构主义”一词,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结构之间具有某种“共同决定的不可通约性”

3、,“社会系统最早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建构的结构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主义的奠基人,可以追溯到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皮亚杰(JeanPiaget)。他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么‘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的,也不能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看作是客体原有特性预先设定的,而是通过主体与客体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并且,在这种认识互动的基础上,理论最基本的命

4、题是:“人是社会存在现象;我们之所以有效地、不断地进行建构,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使主体的能够具有人的特性,正是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图式开始接近客体的特性,最后达到同化、顺应的平换言之,正是社会关系‘构建’(make)或‘建构’(con·衡⋯。皮亚杰的认识论可以称为建构主义认识论,即认struct)了人——即‘我们自身’——使我们成为目前这样识既不是由客体(经验论),也不是由主体(先天论)预先的存在实体”_4奥努夫通过剖析吉登斯的社会结构化思决定的,而是逐渐建造的结果。2O世纪90年代初,美国想,把建构主义运用到了国际关系中,认为国家也是通过学者尼古拉斯·奥努夫把建构主义引入

5、了国际关系学,相互建构而形成的,并把在社会中的参与者称为是“行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得以建立并获得发展,受到了国体”(agent),这里的“行为体”不仅指个人,也指国家。在际关系学界的高度重视,到20世纪9o年代中后期已经成国际社会中,这些“行为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去做事,那为了一个理论学派,并与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新自么,行为后果可能是按照自己的预期发生的,也可能是偏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并称为“三驾马车”。离预期,但这个过程都被称为是“实践”,国家到国际社会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领域里,美国学者也正是通过这个“实践”而建构起来的。他旨在阐明,国亚历山大·温特(Alexa

6、nderWendt)是最有影响的人物,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一样,主客体泾渭分明的关系日渐模它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把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糊,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构成的关系特点。一方面,行体系化,使他成为了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核心为体的行动受制于结构的存在,这种社会结构既可能是[收稿日期]2009—10—30[作者简介]温丽娟(1978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政治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37·物质结构的,也可能是观念结构;另一面,制约行为体行身份塑造利益,国家只有在具有某种身份和利益后,才能动的结构本身,在根本上也由不同的行为体在Et常各种采取与其身份

7、和利益相符合的行动。如果当行为体间充社会实践制造出来的。满猜测怀疑,并且不及时沟通,误会就会越来越深,以至符号互动论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很大的影于产生敌意,便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形成安全困响。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乔治·赫伯特·米德境;反之,如果行为体双方能够拥有共有知识,对问题能(George·Herbert·Mead)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够达成高度认同,便会相互信任,也会商量采取彼此能够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代表著作《心灵、自我与接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行为体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