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

ID:52429856

大小:589.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_第1页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_第2页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_第3页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_第4页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12期地理科学进展Vol.29,No.122010年12月PROGRESSINGEOGRAPHYDec.,2010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张力,李雪铭,张建丽(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116029)摘要: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居住区研究,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构建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对居住区评价时更好的体现居民因素,比先前区位评价方法更为全面,能更好的解释由于居民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居住区位变化

2、。对大连建成区37个街道进行居住态、居住势、居住生态位评价,并以居住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居住生态位等级的街道居住态及居住势状况,探究居住生态位、居住势、居住态空间分布规律及空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居住态,从居住态角度分析大连居住空间分异。最后得出结论为大连市居住生态位呈现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由中心向外围的环带状分布,居住态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低值区域交错布局空间分布状况,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生态位区位分布不完全一致。关键词:生态位;居住区位;居住空间分异;居住态;居住势;大连1引言2

3、研究对象及数据采集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居民2.1研究对象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从户型、居住面积上升为对居住本文研究区域范围以大连中心城区即中山区、环境的区位整体评价。国外主要从安全性、健康西岗区、沙河口区及甘井子区的城市部分为主包括性、便利性、舒适性等角度研究居住环境,侧重经济37个街道。本文将这37个街道作为研究单元。[1]效用的评价和判断。国内居住环境评价研究主要2.2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选取[2-6]关注人居环境的评价和分析。生态位概念不断2.2.1评价因子选择[17-21]发展更新,其

4、理论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地理学界本文从居民社会属性和传统区位影响因子[7-11]对生态位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位上,两方面选择评价因子,主要包括家庭月收入、户主[12]一些学者亦将其应用于居住领域。本文应用生文化程度、交通条件、区位、生活购物、自然环境。态位理论研究居住区位,将居民社会属性数据作为2.2.2数据获取居住态,自然、交通、服务设施等客观因子作为居住居民属性数据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调查势,弥补了先前居住区位研究重视居住客观环境因时间为2007年11月,调查范围是大连市四区,即中素轻

5、视居民主观因素的不足,将居民因素与居住客山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西岗区。共发放问卷观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比先前区位评价更为2000份,对街道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率达到全面,能更好地解释由于居民因素发生改变而导致86.7%,有效率达到80%。的居住区位变化。并以居住态空间分布状况为基区位影响因子通过对大连市交通地图数字化础研究居住空间分异,为先前从居住区位出发研究获取。交通条件采用街道范围内城市道路数、公交[13-16]居住空间分异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不同居站点数进行衡量;区位用街道中心距市中心

6、距离来住态居民空间分布规律更直观体现出居住空间分反映,本文采用大连火车站为城中心距海岸线最近异,弥补居住区位难以反映的房价、原有居住空间距离及街道内植被覆盖面积、景区面积来反映,本的历史惯性、政府及社会制度等影响居住空间分异文海岸线指中心城区南部岸线,其东起黄白咀西至因素所造成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凌水河口,集中反映中心城区滨海风光。收稿日期:2010-04;修订日期:2010-07.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81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8)。作

7、者简介:张力(1985-),男,河北石家庄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人居环境。E-mail:dilizhangli@126.com1548-1554页29卷12期张力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15492.2.3数据标准化3.2研究方法[22]由于建成区各个街道地域面积各不相同,不能3.2.1居住小区生态位评价模型:公平的反映街道内区位影响因子分布的数量及面Si+AiPiNi=n(1)积差异,因此本文将城市道路长度、公交站点数、商∑Sj+AjPj业设施、单位企业、医院学校数、植被覆盖面

8、积、景j=1区面积与所在街道地域面积的比值作为衡量标准。式中:i,j=1,2,……,n,表示城市数;Ni为居住小区i的生态位宽度;Si、Sj分别为城市i、j的态;3研究理论及方法Pi、Pj分别为城市i、j的势,Ai和Aj为量纲转化系数。Si+AiPi称为绝对生态位。为了计算方便,3.1生态理论研究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Ai和Aj设为1。JGrinnel把生态位看成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Si=Svi+Gvi+Cvi+Lvi(2)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生态位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