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

ID:52437972

大小:1.4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6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_第1页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_第2页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_第3页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_第4页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于号小于号详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_<(^o^)/+_+o(>_<)o(ˉ(∞)ˉ)(∩_∩)T_T“>”“<”“=”的来历在15、16世纪的数学书中,还用单词代表两个量的相等关系.例如在当时一些公式里,常常写着aequ或aequaliter这种单词,其含义是“相等”的意思.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在其论文《智慧的磨刀石》中说:“为了避免枯燥地重复isaequalleto(等于)这个单词,我认真地比较了许多的图形和记号,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等长的线段,意义更相同了.”于是,列科尔德有创见性地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表示“相等”,“=”叫做等号.用“=”替换了单词表示相等是数学上的一个进步.由于受

2、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列科尔德发明的等号,并没有马上为大家所采用.历史上也有人用其它符号表示过相等.例如数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几何学》一书中,曾用“∞”表示过“相等”.直到17世纪,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各种场合下大力倡导使用“=”,由于他在数学界颇负盛名,等号渐渐被世人所公认.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莱布尼茨,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一位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的研究成果还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

3、外交等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出自他之口,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等号“≠”是表示“不相等”关系的符号,叫做不等号.“≠”和“=”的意义相反,在数学里也是经常用到的,例如a+1≠a+5.为了寻求一套表示“大于”或“小于”的符号,数学家们绞尽了脑汁.1629年,法国数学家日腊尔,在他的《代数教程》中,用象征的符号“ff”表示“大于”,用符号“§”表示“小于”.例如,A大于B记作:“AffB”,A小于B记作“A§B”.1631年,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先创用符号“>”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这就是现在通

4、用的大于号和小于号.例如5>3,-2<0,a>b,m<n.与哈里奥特同时代的数学家们也创造了一些表示大小关系的符号.例如,1631年,数学家奥乌列德曾采用“”代表“大于”;用“”代表“小于”.1634年,法国数学家厄里贡在他写的《数学教程》里,引用了很不简便的符号,表示不等关系,例如:a>b用符号“a3

5、2b”表示;b<a用符号“b2

6、3a”表示.因为这些不等号书写起来十分繁琐,很快就被淘汰了.只有哈里奥特创用的“>、<”沿用了下来。拓展: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把“>”,“=”这两个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符号“≥”,读作“大于或等于”,有时也称为“不小于”.同样,把符号“≤”读作“小于或

7、等于”,有时也称为“不大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