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

ID:52439308

大小:1.2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6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_第1页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_第2页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_第3页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_第4页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电测试技术-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6).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电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第2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021/7/252§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021/7/253§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关于光具座光具座的结构示意图平行光管透镜夹持器测量显微镜(前置镜)测微目镜导轨2021/7/254§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关于分划板平行光管的分划板形式多样玻罗(Porro)分划板形状如图所示。它上面刻有四组间隔不同的平行线,这四对平行线的间隔距离分别为:y01=3mm、y02=6mm、y03=12mm、y04=30mm。刻线间隔的准确度要求是很高的,相对于实际要求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001mm。202

2、1/7/255§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平行光管测量中的注意事项:1.平行光管、被测透镜和观测系统三者的光轴基本重合。2.通过被测透镜的光束尽可能充满被测透镜的有效孔径。观测系统也尽可能不切割被测透镜的成像光束。3.平行光管焦距最好为被测透镜焦距的2~5倍。2021/7/256§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平行光管测量中的注意事项:4.测量时,最好按被测透镜实际工作状况安排测量光路。例如作望远物镜用的双胶透镜,若工作时它的正透镜对向无限远的物体,测量时就应使它的正透镜对向平行光管或前置镜。如果放反了,就会因像差增大而影响测量结果。5.测量焦距时所用的玻

3、罗板往往刻有成对的刻线,安置玻罗板时,应使光轴通过这些成对刻线的对称中心。最外面一对刻线的间距应远小于平行光管的有效视场范围,否则轴外像差将严重影响测量结果。6.如果测量时观测系统的出瞳直径等于或大于2mm,则调焦时,不仅要成像清晰而且要无视差。2021/7/257§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放大率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所需设备简单、测量范围较大、测量准确度较高而且操作简便。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望远物镜、照相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和顶焦距,也可以用于生产中检验正、负透镜的焦距和顶焦距。2021/7/258§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f0′f′y

4、0y′OLωω′ABB′A′放大率法测量原理图2021/7/259考虑到读数显微镜的参数,公式变为式中,β是所用显微物镜的倍率;k是测微目镜的测微丝杠螺距的倒数;D是测微目镜对的读数焦距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2021/7/2510平行光管焦距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达到=0.1%;仪器的分划板刻线间距的标准不确定度=0.003mm;考虑到对准不确定度和估读不确定度,取≈0.005mm;由于用标准尺进行放大率β和测微器读数的综合校正,故≤0.1%。当f′=1200mm时,取β=1×,y0=6mm,得D=24mm当f′=5mm时,β=5×,

5、y0=30mm,D=2.5mm,则以上计算结果说明,GXY-08A型光具座测量焦距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3%。§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2021/7/2511本方法主要用来测量负透镜的焦距:本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放大率法相当,其主要来自正透镜焦距的不确定度的影响。§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3.附加透镜法fN′fP′附加透镜法原理图平行光管正透镜负透镜前置镜2021/7/2512精密测角法是通过测出被测物镜所观察的两条刻线的夹角,再通过计算而求得被测物镜焦距的一种方法。精密测角法测量焦距的相对不确定度可达0.1%。§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4.精

6、密测角法精密测角法测量原理图2ωf′刻线尺度盘被测物镜观察望远镜BA2y02021/7/2513关键技术:自准直定焦§2-2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4.精密测角法2ω2ωf′刻线尺度盘被测物镜观察望远镜BA2y0精密测角法测量装置图自准直高斯目镜平面反射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