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ID:524478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_第1页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_第2页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_第3页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_第4页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摘要:发电厂的设备检修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用系数,提高电站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计划性设备检修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如今设备管理方面的需求,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讨论了目前设备检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实施状态检修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探讨了状态检修制度实施的相关情况。关键词: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7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电力设

2、备的生产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新产品不断地在发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水电站设备的检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电站设备检修来说,由于不同电站的设计有所差异,其电设备类型、布置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设备检修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

3、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科学地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沿用传统的以周期为标准的计划性检修制度,还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下面我们就发电厂设备检修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1.目前设备检修存在的主要问题1.1检修人员培训周期长设备检修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对检修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要求。目前,

4、检修人员一般只能在项目检修过程中长时间的现场培训才能独立开展检修工作,缺乏有效的培训手段。1.2专业检修单位的标准化管理程度不高标准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对于专业的检修单位来说也尤为重要。然而,国内许多专业检修团队还未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影响了单位的管理水平。1.3水电站设备相关资料的管理不完善7设备的基本参数、运行状态、检修历史记录等相关资料是设备检修的最重要的信息,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是设备检修人员需要参考的第一手资料。然而,由于电站的运行

5、周期较长,上述资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或无法得以完整的保存,其调取过程也相对繁琐。此外,对于发电设备的专业检修单位来说,需要同时对多个工程的大量设备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1.4设备的使用寿命短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还有潜力可挖,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怕的是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三是由于

6、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利设备的安全运行。2.实施状态检修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就目前情况来看,各发电厂均是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发电厂检修规程》执行计划性检修。《规程》规定,发电厂机组大修一般74~6年一次,每次50-80天,小修每年2次,每次10—12天(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是好是坏,运行的状态如何,都要按时进行检修。现在看来,这样的检修

7、制度显然有失科学性。而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然,状态检修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和电力行业“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相一致。因此,进行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

8、制度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3.状态检修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3.1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累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1)分门别类地将全厂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2)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73)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