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

ID:524577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_第1页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_第2页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_第3页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_第4页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研究  摘要:通常在设计齿轮强度时,用齿轮作为悬臂梁,对齿面接触强度和翅根弯曲强度进行设计和校核。因为齿轮有着极为复杂的受力和结构形状,特别是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动载的作用,同设想中梁承受静载的状况差距过大,造成很大的误差,使结构整体的应力情况和变形无法反映出来。关键词:ANSYS;齿轮强度;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TH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062-02通常在设计齿轮强度选择过程中,采取的多是人工方式进行设计和齿轮强度校验,具体方法是材料力学,用齿轮作为悬臂梁,对齿面接触强度和翅根弯曲强度进行设计和校核。

2、接着利用所得的设计结果对结构进行设计,同时将二维图纸画出来。1设计想法6实践中可以看到,ANSYS技术对复杂实体建模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难以保证渐开线齿廓自身的形状精确度,另一方面也不能完成参数化设计。对于Pro/E软件而言,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这一操作目标;此外,与ANSYS之间的数据接口性能也比较好。笔者建议在Pro/E软件应用基础上,建立一个精确度非常高的三维参数化圆柱齿轮模型,然后向ANSYS中导入Pro/E软件得到的模型,对齿轮模态、静态特性等进行有限元分析,此时推土机的终传齿轮自身的强度特性就可以得出,最后可以通过振型图、应用云图以及变形云图等方式和方法,

3、对分析结果进行最为直接的显示。2建模以笔者之见,齿轮模型建立只需将模数、齿数以及压力角和螺旋角等齿轮参数整合,并对轮缘、辅板的厚度以及轴孔的半径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便可以自动生成齿轮。通过工具参数的应用,可得出齿轮模数(M)以及压力角、齿数Z、齿宽WIDTH、齿隙系数C、齿顶高系数HA这六个基本参数,同时将齿根圆DF、齿顶圆DA、基圆DB、分度圆D这四个基本圆参数定义出来,方便在下一步中控制大小使用关系式。这样便生成了图1的齿轮。为了方便导入ANSYS,要将文件另存成gear.igs。3分析弯曲强度3.1简化模型6在对齿轮变形和齿根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如若将研究对象选为齿轮整体,

4、那么就需要很高的计算机资源、很多的单元,还需要花费过长的机时,并不能很好地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因此不可取。在齿轮进行实际受载过程中,齿轮本身不会表现出绝对的刚性,与轮齿连接位置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然而距离齿根相对较远的一些地方,其变形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基于此,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可只选和轮齿靠近的分齿轮体。数据表明,分析齿轮强度时,研究对象分别选五齿模型、三齿模型、单齿模型,计算得到的误差小于2%。3.2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依照计算对精度的要求,通过对经济性、集体对象状况以及计算机自身的容量和是否适合程序因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中选择较为合适的单元形式。实

5、践中,为有效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精度,建议利用八节点四面体单元的Solid45进行设计和操作。对于齿轮划分技术而言,其应当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一些网格形式,其中可划分的单元数量为11801,并且包括的节点数量大约有3361个。3.3确定边界条件实践中,笔者采用的是在齿轮底面、两齿的侧面位置适当地施加固定约束力的方法,对全部的自由度施加限制的现代模型形式。3.4载荷的确定在对强度进行计算时,常常选择分析对载荷作用最不利的点。选一对齿轮的端面,端面基圆齿距用Pb1表6示,实际啮合线表示为AB。B点为齿轮2单对齿啮合区上界线点,也是齿轮1单对齿啮合线的下界线点。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上述两齿轮

6、对两对齿轮啮合区齿轮上产生的载荷进行分担。在一对齿轮中,齿顶发生齿轮啮合时,虽为最大弯曲力臂,但并非最大齿根弯矩。当单对齿啮合区中的齿轮实际啮合过程中,就会大幅度减小弯曲力臂,此时载荷集中在同一个齿轮上。当单对齿啮合区位置的上界点受到载荷作用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常大的齿根弯矩。基于此,应当将该点视为强度计算齿根最不利的受载位置,所以,B点为载荷作用最不利的作用点。通过主轮的转速、输入功率计算,可得出弯矩大小(T),也可得出齿轮法向载荷大小。将法向载荷转为节点力(Fx、Fy),然后在有限元模型上表现出来。3.5齿轮有限元计算在模块分析过程中,尤其是ANSYS里的结构静力选择过程中,

7、将有限元程序运行。处理器会将各种云图,各个方向上每个节点的位移、应力等数据提供给我们,同时将整个轮齿的变形分布和应力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4分析有限元计算的结果6通过应力云图进行分析,处于最不利的负荷条件下,其齿轮产生的组大位移大约在1.85毫米范围之内,齿顶24号节点上也会出现这一现象,各节点靠近齿顶上的相对位移都非常的大。在齿根的778号节点发生了最大的相当应力672.3MPa,各节点在靠近齿根的地方也有较大的应力。通过对应力云图分析可知,在齿根的778号节点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