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

ID:5245860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_第1页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_第2页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_第3页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_第4页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研究和预防措施  【摘要】本文对采煤工作面放炮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工作面放炮;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在井下采掘生产过程中,由于现场安全管理不严,违章蛮干,导致放炮事故时有发生,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熟练掌握井下放炮事故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杜绝放炮事故,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1放炮崩人的原因及预防方法1.1放炮崩人的原因(1)放炮母线短,躲避处选择不当,造成飞煤、飞矸伤人。(2)放炮时,未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警戒

2、的规定,误伤进入炮区的人员。(3)放炮制度执行不严,工作混乱,炮区的人员没有全部撤至安全区域。(4)通电以后装药的炮眼不响时,等待时间过短,或误认为电爆网络故障而提前进入,造成崩人。(5)处理拒爆残爆时未按《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操作,导致瞎跑突响崩人。(6)未能防止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崩人。61.2预防措施(1)规范操作行为,雷管脚线与脚线连接和脚线与母线连接必须由爆破工亲自操作,其他人不得参与连线工作。放炮母线要有足够的长度,躲避处的选择要能避开飞矸、飞煤的袭击,掩护物要有足够的强度。(2)严格

3、执行“一炮三检”、“三警戒”等放炮制度,爆破前,班队长必须清点人数,对爆破区域内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清理,撤至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并在能够通往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安设警戒人,警戒人的安设和撤除必须有班队长亲自安排,人员未撤离、警戒未设好严禁爆破。(3)通电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瞬发雷管至少等5min,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不能提前进入工作面,以免炮响崩人。(4)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处理拒

4、爆残爆。(5)爆破前,爆破母线和连接线、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防止杂散电流进入放炮网络。2早爆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1早爆的原因6(1)杂散电流引起早爆(2)雷管脚线或放炮母线与动力或照明交流电源一相接地,又相互与另一接地电源接触时。(3)雷管脚线或放炮母线与漏电电缆相接触时。(4)雷管受到冲击、挤压时。(5)各种爆破材料和炸药都有一定的炮轰敏感度,当一处进行爆破作业,有可能引起附近另一处炮眼爆炸。2.2预防措施(1)加强井下设备和电缆的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降低杂

5、散电流。(2)雷管脚线之间、脚线与连接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空,不得与任何导电体相接触。(3)存放炸药、雷管和装配引药必须选择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器设备和导电体的地点。3拒爆的原因及预防方法3.1拒爆的原因(1)炸药变质。(2)雷管电阻丝折断,雷管变质或制造质量差。(3)装药、装炮泥时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雷管脚线折断或绝缘不良,造成不通电或电流短路。(4)连接的雷管数超过发爆器规定的起爆数。(5)发爆器的电流小或有故障,不能引爆雷管。6(6)发爆器与放炮母线、放炮母线与雷管脚线、雷管脚线之间连接不

6、实、有短路;或与水、金属等导体接触造成断路、短路;或阻力大,电流不能正常通过,不易起爆;连线时有漏连、误接,是爆破网络中无电流或电流太小,电雷管不能起爆。3.2预防措施(1)不领取不合格的炸药和雷管。(2)按规程规定装药,装药时用木质或竹质炮棍轻轻将药卷推入炮孔中,不得损伤雷管脚线。(3)正确选用和使用发爆器,并保持其完好。(4)炮眼连接方式不要随意改动,联好线后,爆破工要全面检查一次,防止错联或漏联。(5)要保持放炮母线完好,妥善保管,及时检查处理。(6)在进行发爆器与母线、母线与雷管脚线、脚线与脚线连接时,

7、爆破工的手要擦干净并把接头拧紧。(7)处理拒爆时,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4放空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4.1放空炮的原因(1)充填炮眼的炮泥质量不好,如以煤岩粉、煤块等作为充填材料或封泥的充填长度不符合规定,使爆破力从炮眼口冲出,产生空炮。6(2)炮眼的间距过大,炮眼方向与最小抵抗方向重合,都会使爆破力从抵抗最弱点(炮眼口)冲出,产生空炮。4.2预防措施(1)充填炮眼的封泥应使用机制粘土炮泥,封泥长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2)严禁使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8、(3)炮眼的间距和孔深要合理。5放炮崩倒支架、冒顶的原因及预防措施5.1放炮崩倒支架、冒顶的原因(1)支架架设质量差。(2)炮眼排列方式与煤层硬度、采高不适应,有大块煤、矸崩出造成崩倒支架。(3)炮眼角度偏斜、炮眼浅,装药量大,放炮时将支架崩倒。(4)顶眼的眼底距顶板距离太小或打入了顶板内,或顶眼装药量过大,造成放炮时冒顶。(5)放炮崩倒的支架没有及时处理,空顶面积大、时间长,造成冒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