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

ID:524601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_第1页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_第2页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_第3页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_第4页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某净水厂清水池设计心得  摘要:本文通过鞍山某供水工程清水池这个工程实例,阐述了大型清水池结构的设计方案、优点介绍及对于该超长水池的处理办法。关键词:清水池保温做法结构方案优点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工程概况本净水厂工程位于鞍山市某路西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清水池共两座。每座水池池体结构平面尺寸170.8m×79.31m,深5.7米。根据业主要求,采用半地下室结构,顶、底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设计,纵向设一道伸缩缝,横向

2、设五道伸缩缝。缝两侧设置框架结构作为抗侧力构件。水池顶板标高33.200(绝对标高),底板标高28.000(绝对标高),抗浮水位标高26.720(绝对标高),不考虑抗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各土层名称分别为:第①层:杂填土普遍分布。黄褐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和耕土组成。层厚0.70~2.40m,层底高程24.95~26.51m。5第②层:粉质粘土普遍分布。黄褐色,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层厚3.20~5.10m,层底高程20.37~22.19m。第③层:粉质粘土普

3、遍分布。灰色,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层厚2.50~4.40m,层底高程16.87~18.99m.第④层:粉质粘土普遍分布。黄褐色,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在钻孔深度15.30m时未穿透该层。结构设计方案根据我国《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规定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清水池,当长度、宽度较大时,宜设置适应温度变化作用的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一般为15m5到30m左右。所以,该清水池被分割成12块,每块均为独立的,中间采用橡胶止水

4、带连接以防止漏水。所采用的橡胶止水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板、聚硫密封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附录A、C、D的要求;所采用的缓胀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表8.1.5-2中PZ-250的要求;且每道变形缝两侧采用框架梁、柱、斜撑的框架式结构。另外,水池对于混凝土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混凝土中不允许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如果骨料

5、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则要求混凝土中含碱量不大于3Kg/m3,水泥宜采用低碱水泥。考虑到纵向分格尺寸已超过30m,池体混凝土中掺WG-CMA高性能抗裂防水剂(或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认可的国家优质产品),产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清水池混凝土中掺合料采用I级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0~25%;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0.1%。由于本构筑物为半地下结构,故池顶板及壁板应做保温处理:1、顶板保温做法:池顶板四周距池外壁400mm处,挑出宽150mm,高度为

6、420mm挑檐,池顶保温措施由下至上依次为:①60mm厚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板②细石混凝土加∮6@200钢筋网60mm厚③300mm厚耕土;2、池外壁保温由外向内顺序为:a、外墙涂料颜色与相邻建筑物协调5b、1:2水泥砂浆抹面20厚(水平、竖向间距2000mm左右设置10mmx10mm分格缝)c、24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d、60mm厚空隙内夹50mm厚挤塑聚苯板e、水池混凝土外壁板。由于池壁超高,所以在池壁距顶板及底板各三分之一处设置挑耳,并用拉结筋将挑耳与保温墙固定。采用上述保温措施,重量轻,又可

7、以减小地震作用,降低经济造价。采用此种方案的优点无梁板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所占净空高度小,底面平整洁净,便于在板下安设管道,而且工程经验表明,当板上活荷载标准值不大于5KN/m2,柱距在6m以内时,无梁板结构比肋形梁板结构经济。采用这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表明,对有覆土的水池顶盖,无梁顶盖的造价和材料用量都比一般梁板体系为低。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工具化钢模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现浇混凝土结构得以扬长避短,在水池结构设计中优先采用全现浇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主流。5而对于这种采用框架

8、梁、柱、斜撑的框架式结构体系克服了当前设缝水池抗侧力性能差、侧向位移大、结构构件断面大的缺点。这种结构体系最大优点是传力直接,斜撑布置灵活。目前较为常用的抗侧力结构形式主要有:抗弯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框架、防屈曲支撑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以及以上各种形式的组合等,而抗弯框架结构体系通过梁、柱节点的刚接来提供侧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抗侧力能力相对较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因而适用高度受到限制。如果在框架体系中的某一跨或某几跨之间,增设斜向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