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

ID:5246048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6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_第1页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_第2页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_第3页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_第4页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面向城市信息感知社交网络大数据研究  摘要:基于南京城市信息感知平台,从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数据分析的角度,研究面向城市的信息感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社交网络建立城市规模的计算模型,能迅速感知城市发展的进程,发现城市运行规律,从而实现高效、智能的城市。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计算;社交网络;城市感知Abstract:Inthispaper,wefocusonurbaninformationsensingtechnologywithrespecttotheNanjingurbaninformationsensingplatformands

2、ocialnetworkdata.Our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urbancomputingmodulebasedonsocialnetworkdataisquitehelpfulinsensingurbanrhythm,discoveringtheregularpattern,andachievingamoreintelligentandefficientcity.Keywords:bigdata;urbancomputing;socialnetwork;urbansensing哈佛大学E.Gla

3、eser在其新著《Triumphofthe11city》[1]中指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创新的发动机,城市化让人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然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服务与管理上的巨大挑战。如果离开信息技术,城市化很可能演变为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在互联网上以远超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膨胀。据统计,全球每秒钟发送290万封电子邮件;Twitter上每天发布5000万条消息;谷歌通过大规模集群及分布式MapReduce系统,每天需要处理24PB的数据;淘宝网会员超过3.7亿,每

4、天交易量千万笔,产生几十太字节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早已超越了目前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企业关注的重点转向了拥有数据的规模以及处理大数据的能力。近年来的城市计算[2]等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城市计算的概念中,城市空间里的任意设备、车辆、建筑、道路,包括人等都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来协同完成一个城市级别的计算。近年来,涌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在哥本哈根,研究人员通过自行车轮胎上的传感器探知城市空气质量、噪音等[3];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研究人员通过手机用户的通信时刻与位置分析城市动态信息[4];在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

5、的研究者通过分析出租车轨迹研究城市交通问题[5]。11本文依据我们开发的分析平台,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上产生的数据来感知城市信息。本文旨在展示:依托于网络数据分析尤其是社交网络数据分析,当前已经可以获取城市运行的关键信息,因此可以避免过度把注意力局限到信息采集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1社交网络是城市感知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42.1%。其中,作为新型社交媒体,微博近两年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用户规模达到3.09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46亿[6]。图1为中国近两年互联

6、网用户及微博用户规模变化示意图。社交网络的兴起及大量活跃用户的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大量记录城市生活的数据,这类数据具有交互性、实时性、社会性的特点,隐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社交网络又被誉为“数据科学家眼中的金矿”[7]。社交网络数据的价值引起的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献[8]针对社交网络中的大型用户关系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社区发现算法;HaoTu等人[9]通过聚类方法,对城市热点话题进行检测;LauraFerrari等人[10]基于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信息,通过挖掘频繁模式分析城市信息;文献[11]基于Google的MapReduc

7、e并行框架,通过谱聚类的方法分析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以上研究从用户关系、言论、位置等方面对社交网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通过社交网络数据感知城市信息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交网络中的城市信息11本文结合新浪微博数据,自主开发了南京城市信息感知平台,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1城市属性挖掘在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既有上海、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丽江、凤凰这样的旅游名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和发展轨迹,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特征,并反映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图2为江苏省各地级市微博用户

8、活跃度与人均GDP比较图。从图2中可以发现,除南京作为政治中心外,其他地级市的微博活跃度与人均GDP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微博活跃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除微博活跃度外,微博中还包含用户位置、关系、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