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

ID:5246264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_第1页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_第2页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_第3页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_第4页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粮食产出增长路径研究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以平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2年,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9年增长,但是持续增长的背后是成本的大幅度增长和生产方式的落后。本文就如何保持农业的高效、长期稳定增长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提高效率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关键词:粮食产出;增长;路径本文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课题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3年4月16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既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就业潜力,

2、又与经济的其他部门存在着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以平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自2003年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9年增长,在稳定中国经济,促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应该对我国农业产出规律和原理及其要素的性质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增长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不合理增长模式,找到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6一、粮食产出连续增长路径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定的路径,研究我国农业产出连续增长路径是主要突破点,分析发现我国农业主要是沿着以下“三位一体”路径发展的:(一)农业种植规模的稳定是实现增长的基础。尽管从种植规模上

3、看对粮食增加贡献不明显,2003年以来我国农业种植面积变化不大,2012年与2011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加4.54%,播种面积增加0.64%。但规模对我国农业是非数量化因素,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种植面积确保在18亿亩以上,如果没有这个来看政策层面的约束,我国粮食总产很难达到目前水平。因为我国农业虽然经过30年的市场化,但其经营模式还是以农户生产为主,单位生产效率虽然有较大幅度提高,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很难再有突破。不论从经营方式,还是单位生产效率,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因此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下保证种植规模是必要的前提。6(二)要素投入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率。尽管粮食单产在2009

4、年有所波动,但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单产贡献在总产增加中是主要因素,如2012年单产比2011年增加3.88%。效率的提高即为单位产量的提高,表现为单位成本不变产出增加,或是产出不变单位成本的降低。单位产量增加的原因:一是管理水平提高;二是投入增加。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规模效应,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与30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仍然以农户生产为主,农业规模化效应并不明显,规模化农场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左右,其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3%左右。效率提高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增加单位投入,农业单位投入分为基础性投入和要素投入,基础性投入主要为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和政府补

5、贴;要素投入主要是生产单位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的R&D经费增长了4倍多。(三)价格刺激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尽管还没有准确的农产品价格供给弹性,但有些专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农产品价格供给弹性可以达到0.2~0.5之间,甚至更高,而这些影响农产品价格供给弹性的条件我国基本具备,包括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资金投入、科技投入。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上表现出高位运行的趋势,2006年以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都在100以上,而且呈现价格上涨范围广、高位运行持续时间长的特

6、点,在收入效应的刺激下农民提高了种植的积极性,扩大种植面积,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二、农业连续增长路径“闭锁”分析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一种模式一旦在偶发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固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很难被其他乃至优秀的模式所取代。6(一)资源禀赋“锁定”了资源型发展模式。农业产业资源禀赋特点显著,土地作为不可改变的生产要素,是其他要素的载体,不同地区的生产者按照土地禀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生产模式。著名的农业经济专家费农·拉坦的农业发展理论认为:一国农业增长选择怎样的技术路线,取决于该国家的土地资源禀赋状况。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已经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及其工业化水平的

7、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我国倘若采用美国式的土地密集型生产方式,无法供给如此庞大的人口的粮食消耗,所以中国农业必须节约土地,这就决定了中国农业注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同时投入绝大部分土地生产粮食,并且选择劳动的边际替代率较高的产品生产。6(二)投资的不可逆导致路径“闭锁”。递增收益来源于技术的相关性、规模经济和投资的不可逆性,一种技术的市场份额依赖于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技术一经被采用,并由此获得的经验越多,被采用的就越多,技术和规模就是导致我国农业形成正反馈机制的重要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