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ID:5246400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6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金融业的发展和竞争其实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大批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黑龙江省的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础上,找出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为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关键词】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人才培养培养目标近些年来,我省金融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并且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领域的业务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如何培养适合经济

2、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需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9首先,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国际化需要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随着黑龙江省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金融机构种类日益增多,已初步形成商业银行占据主位,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农村合作机构等多种类型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内资银行和地方银行也加快了在黑龙江省的布局,如锦州银行、昆仑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在我省开设分行;我省也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农村合作机构、

3、农村新型机构不断涌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带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快速扩张,截止到2011年,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网点达到6027家,金融从业人员10万余人。我国加入了WTO后,促使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不断地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国外的金融机构与经营业务也将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展开与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在黑龙江省目前就有摩根大通、东亚银行、韩亚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的进驻,为黑龙江省对外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金融变革都对我省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既熟悉本国宏观金融体制与规律,又

4、精通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这些人才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知识与外语水平,能够通过国际视角分析和理解现实金融问题。9其次,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需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金融混业经营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工具和金融产品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信贷、融资、货币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业务;资产组合、创新工具交易与定价等已逐渐成为金融业经营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在金融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集中而快速的应用,使金融业告别了传统金融低效

5、时期而走向了网络金融的新时代。其业务开展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国际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交易手段的进步,要求金融从业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专业基础才能适应现实的人才需求,既通晓国际惯例和专业外语,又懂得金融专业知识和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这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最后,黑龙江省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序幕的拉开,促进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集约化生产,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高

6、新产业园区的投建,与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等国经贸往来的快速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然而发展任何一个产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金融服务业对黑龙江省产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有金融从业人员既要有专业知识,又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例如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占到全国对外贸易的五分之一,对俄的国际结算和金融服务不断增长,这就迫切需要我省高校培养出对俄语精通的金融从业人员。二、高等学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达到了70所,很大一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金融专业或与金融相关的专业,其中以一些财经类院

7、校、综合类大学,以及非财经类的高校中本科教育占比最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高等金融专业多注重传授宏观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微观金融操作知识,多注重教授传统的国内金融业务而忽视了培养国际新兴业务知识,多注重专一型人才培养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复合式教育,这些都与现实的需求往往存在着矛盾,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在社会上广泛存在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而金融企业却又找不到适用的金融人才拓展新兴金融业务和国际业务的问题。总结起来,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有:(一)教学定位不够清晰9金融领域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相应的高

8、校人才培养也应与之高度契合,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特别是本科、硕士和博士大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成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而且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这种定位的模糊直接导致了各培养阶段的重复性,更不利于用人单位选拔适应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