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

ID:52464724

大小:952.36 K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3-27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1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2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3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4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5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6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7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8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9页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2.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第一章养猪的环境与设备一场址的选择要求场址选择对猪群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以及生产效率都有直接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地势:要求地势高燥、平坦、向阳背风、座北朝南、防止积水、返潮。如为坡地,颇幅以不超过1%~3%为宜。(二)土壤:以沙壤土为好,黏土则排水不良,易积水。(三)水源: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水源,最好用地下水或自来水。(四)交通运输: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之处,但交通运输频繁的地区,须注意防疫。离主要公路干线2公里以上,猪场最好有围墙。(五)排污处理:粪尿应及时排除猪场,猪场下风处应设有化粪池。二场内布局生产区和生活区应分开,生产区内料道与粪

2、道不能同时使用一个通道。根据当地主风向与地势特点,生产区、管理区及生活区应安排在主风向的上风位置。生产区应建在生活区上风向或偏上风向。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次序为:后备母猪舍公猪舍———空怀母猪舍———哺乳舍———保育舍———肥猪舍妊娠母猪舍舍与舍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米,育肥舍靠近大门或出猪栏,兽医室、病猪隔离舍、积粪池、焚尸坑最好远离生产区。在每一生产小区的入口处设消毒池,有条件最好把繁殖场与肥育场分开。饲料加工储存设在靠近场区大门猪舍外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向南猪舍有利于冬暖夏凉和自然通风。三猪舍的设计要求(一)建筑设计要求单列式猪舍走廊门宽1米、高2米,双列式猪舍中间过道

3、双扇门宽度1.5米,高2米,圈门栏高度0.8米,高度同猪栏一致,门向外开。窗户大小以采光面积对地面比例来算,种猪舍1:8~10,肥猪舍1:15~20,窗户离地面1.1~1.3米,窗顶距屋檐40厘米,窗户的大小和数量依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封闭式猪舍窗户面积不少于阳面围墙面积的1/3,阴影不少于围墙面积的1/4。猪舍跨度单列式种猪舍4.5米,育肥舍5.5—6米,双列式猪舍7-8米。宽度:种猪舍2.5米,育肥舍3米,半开放猪舍两侧应设排风扇。每栋猪舍的长度、间数设置要事先考虑到饲养员的管理能力。一般一个饲养员可养育肥猪150—200头、哺乳母猪20-25头,妊娠、空怀后备母猪60-80头,

4、种公猪10-15头。尽可能安排每个饲养员负责一或两栋猪舍。在猪舍的一侧建一个工作间。单列式猪舍走廊宽1米,双列式宽1.2米。育肥猪舍最好建成双列式,既便于管理又节省建筑面积。舍内围墙(栏)高度:育肥猪、母猪舍为90厘米。公猪舍为120厘米。育肥猪及母猪舍圈栏门设在走廊上,宽60-80厘米。种公猪舍门可设在外围墙上,门高度为1.5米,与围墙(栏)一致。在公猪舍一侧建专用配种间,便于配种。哺乳母猪舍内靠走廊一角建仔猪补料间,长ⅹ宽(1.0×1.5米),栏墙高80厘米,一侧贴地面,设高30厘米、宽25厘米的仔猪出入孔。(二)猪舍设备要求1、饲槽:饲槽分单槽和通槽,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类。生

5、长肥育舍、种猪舍设置固定饲槽,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用活动式饲槽或料箱。料槽边缘要求光滑、想了解更多养猪致富的先进技术吗?>>>点击了解详情>>>底部呈锅形。2、饮水器:提倡用鸭嘴式饮水器。肥育舍、种公猪舍每舍安装一个,离地面高度为40-50厘米。母猪舍每舍安装两个,供母猪、仔猪用,高度分别为50cm和18cm,饮水器安装在舍间隔壁上,距外围墙50-80cm,靠近排粪沟。3、消毒池(卫生防疫):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设消毒池,深20cm,长度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各类猪舍间距为舍高的3-5倍,生产区的门口设更衣室、消毒间和消毒池。四猪舍环境要求(一)温度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环境温度有

6、不同的要求。一般原则是: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小猪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经常怕冷,可用保温箱(内装电热板、红外线灯泡)为仔猪提供一个小气候,保育阶段可用提高栏舍温度的方式进行保温。大猪及公母猪对寒冷的刺激有较强的耐受力,但对高温则很不适应(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持续高温会使猪体散热受阻,严重会导致中暑。对于公猪则引起精液品质下降。因此,在高温时节,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通风,安装排风扇(可以采取水汽喷雾抽风法),带走猪体表热量;2、用凉水冲洗猪身和栏舍,但应以增加风速为条件。冬季通风会使舍内温度降低。因此,通风要适度,最好使用热风炉来提高舍温。各类猪群

7、圈养密度与群体大小密度猪群每头占圈栏面积(平方米)每圈养猪头数(头)每头猪最低占用饲槽长度(厘米)平实地面半漏缝地面全漏缝地面后备公猪2.5-3.52.52.52.0-4.040后备母猪1.0-1.210.88.0-1035妊娠母猪2.0-1.21.81.62.0-4.045哺乳母猪含护仔栏7.5-8.554150成年母猪6.0-7.066150成年公猪0.3-0.40.30.3<2自由采食总长度100育肥猪0.8-1.20.90.88.0-1.230猪在不同阶段对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