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

ID:5247660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_第1页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_第2页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_第3页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_第4页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今后货币政策取向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经过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运行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关口,价格继续上升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和可能性同时存在,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姿态和操作具有复杂的结构性要求。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应该是:稳定预期、保持景气、防控通胀。考虑到资金供给已经比较紧张而价格回落有一定的滞后期,不宜出台新的总量性紧缩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微调。如果物价水平继续居高不下,可在保持政策总体姿态不再收紧的前提下,出台一些对冲措施消除其负作用。不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协调配合,同时也要讲究内部搭配使用、斟酌使用,利用正向作用,避免负面影响。如果说2004年宏观调控

2、带有“进中求稳”的性质的话,那么2005年的宏观调控需要"稳中求进”、“稳中保进”,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稳健”组合,将政策重心从目前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短期需求管理与中期供给管理相结合方面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从上半年的“适度从紧”转变为“总体稳健、适度放松,有紧有松、结构优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扩大公开市场货币投放、降低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同时进一步运用差别准备金率调整信贷结构,以缓解可能出现的资金紧张局面,并对冲提高贷款利率在总量方面产生的紧缩影响和信号作用。作为配套措施,应调整消费价格指数构成,公布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时降低利息税和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如

3、果价格回落比较缓慢,负利率局面持续存在,必要时可以再次单独提高存款利率,以消除其不利影响。考虑到信贷可获性与利率配合作用的特点,在信贷已较紧的情况下,贷款利率至少近期内不宜继续提高。1、2005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预测由于目前全社会资金的总体供求形势比较接近1997年的水平,上和下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因此,2005年不能继续紧下去,可以适当放松一些,但也不能放得太松。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2005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可适当高于2004年水平,低于1992年以来平均水平。由于1992-2003年M2和Ml增长率分别为18.5%和22.2%,2004年预测增长率为15%,因此,2005年M2和

4、M1增长率安排在17%左右为宜。贷款增长率也需要适当松动2-3个百分点。2、下一步货币政策操作建议(1)灵活运用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与劝告等工具或手段,适当增加信贷投放、扩大货币供给,对冲提高贷款利率的总量紧缩效应。从我国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适当提高利率以理顺资金价格、消除负利率的不利影响是必要的。但提高利率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出台对冲措施,以保持政策总体姿态不再收紧。此次单一使用利率工具,没有其他政策工具的必要配合和对冲作用,在发挥应有和预期的正向作用的同时,也发送了进一步紧缩的信号。加上近期信贷和货币供应进一步收紧,下一步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消除提高贷款利

5、率的紧缩效应,需要适时出台降低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以解决企业面临的流动性困难,同时对冲提高贷款利率在总量方面可能产生的紧缩影响和信号作用。(2)继续运用差别准备金率政策,调节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为了调控总量、优化结构,有必要继续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工具。2005年可以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范围,并将利率浮动改革与结构调整联系起来。差别准备金率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创造性尝试,符合巴塞尔协议精神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应该进一步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3、可供选择的配套性措施安排(1)及时公布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尽管2004年前三季度消费价格指数不

6、断上升,但估计扣除粮食、能源等价格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大致在1%-2%之间。有必要及时公布剔除农产品和石油等价格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为国内企业和消费者正确认识价格水平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消除通货膨胀预期。(2)及时降低利息税,考虑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由于物价不断上升,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低于消费价格指数,负利率致使部分储蓄存款分流,而央行去年10月底存贷款利率提高幅度有限,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负利率局面长时间维持,在难以继续加息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存款利息税。同时,可以考虑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以弥补近期银行贷款迅速收紧对未来经济的不利影响。(3)考虑适当调整税率、对冲企业因利率调

7、整而增加的负担。我国连续多年税收增长速度高达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长期来看具有相当的慢性紧缩作用。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小,增加财政收入的压力趋于减低,适当减税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4、必要时的特别措施如果价格水平回落和储蓄存款回升速度不理想,可考虑适当小幅提高存款利率,进一步消除负利率的不利影响,发挥资金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在连续8次降低利率的过程中,我国存贷款利差却越来越大。1996年5月1日降息后,利差由1995年7月1日以来的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