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

ID:52477748

大小:1.0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08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_第1页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_第2页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_第3页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_第4页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园区长青小学 王文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绿园区长青小学王文改我的学习成果展示作品内容国培感言作品中最出色的地方作品名称目录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展示的作品名称《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实施计划《建高塔》授导型教学设计方案学习活动评价表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思路学习内容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分析教学过程作品内容授导型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单元实施前的准备具体内容单元课程名称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上课时间2011年11月2日下午1:00第一节课上课地点绿园区长青小学科学实验室学生人数22人教学环境科学实验室技术设备计算机1台.教师机1台。投影仪1台。软件环境PPT运

2、行软件学生技能要求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教学管理提问与学生交流、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及情感升华。教学实施准备提前一天与实验室的负责教师联系。通知学生上课时间、地点以及课前的准备。教师准备好演示实验材料。利用电脑检测课件的准确性。《建高塔》授导型教学设计表学科科学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校绿园区长青小学教师姓名王文改章节名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建高塔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新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六课内容。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终点,中间过程用塑料瓶为材料,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稳定性

3、问题。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发挥更大的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但存在个别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主动参与、长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等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沟通的协调能力。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2.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3.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情感

4、、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2、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进行反思。教学难点:将物体稳定性的探究结果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措施:利用计算机操作,使学生看到直观图形,通过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稳定的原因。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的形状结构特点。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多亏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本课以铁塔为什么不倒为起点和归宿,中间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制作“高塔”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为“推测——探索和制作—

5、—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计算机的使用可以较好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困难,本节课设计了观赏式的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归纳发现。依据的理论1.观察实践发现物体稳定性的关键所在。2.因材施教.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通过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通过观赏探究过程,认识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计算机、投影仪显示观赏激发兴趣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课件出示古今中外多种塔类建筑物。学生观赏。观察这些高塔,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5分老师带领四支建筑队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观赏古今中外多种塔类建筑,大家愿意吗?(出示课件)观察这些铁塔,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些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样高的塔为什么会历经百年甚至千年而屹立不倒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激发兴趣,初步感知猜猜看: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高塔高耸入云而又不容易倾倒呢?5分你还有哪些猜想?将你的猜想填在记录单的猜想栏中,写得时候要简洁、明了。(学生讨论猜想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前面所学知识合理猜想。学生合理猜想为下面的实践做铺垫

7、。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通过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20分(过渡语):为了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否有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建一座高塔”。(板书:建高塔)1、师:在建塔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实验。屏幕出示:(1)塑料瓶怎么放最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倒立。)屏幕出示:(2)塑料瓶怎么放不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平放,并在里面放一些沙。)屏幕出示:(3)怎么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

8、料瓶平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