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

ID:52482017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88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孕产妇进行I1BV-DNA检测。以HBV-DNA病毒载量是否达到1.0X106IU/ml为准,将入选孕产妇分为高病毒载量组(55例)和低病毒载量组(33例)。比较两组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及出生后2周、1个月、7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阳性率和DNA病毒载量。结果高病毒载量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感染率为23.08%,显著高于低病

2、毒载量组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高病毒载量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个月及7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阳性率及HBV-DNA病毒载量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孕产妇的HBV-DNA病毒载量越高,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感染的概率越大。[关键词]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母婴传播[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4(a)-0126-03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对新生儿的影响远远超过成年后感染,对子代影响更为严重[1]。通过

3、孕晚期口服适量抗病毒药物降低孕产妇体内的HBV-DNA病毒载量能够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2],这种方法在国内已有应用,近期效果明显,但其远期影响尚未明确,相关资料还比较欠缺。本研究通过对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降低高病毒载量孕妇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生产的88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伴有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以及各种内外

4、科合并症者,所有入选的孕产妇均为单活胎,年龄为23~38岁,其中剖宫产43例,顺产45例。于孕晚期37周时对所有入选孕产妇进行HBV-DNA检测,以HBV-DNA病毒载量达到1.0X106IU/ml为检测分界值,将入选孕产妇分为高病毒载量组(55例)和低病毒载量组(33例)。两组的年龄、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血液样木采集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个月、7个月采集其外周血5ml,使用离心机(3000r/niin)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后保存待测。1.2.2检测方法取新生儿出生后2周、1个月、7个

5、月的血清样本,采用TL988PCR仪(由天隆科技公司提供)测定两组新生儿的HBV-DNA病毒载量(荧光定量卩CR技术);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五项水平,仪器为安图公司生产的LUMO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生儿HBV-DNA病毒载量>1.0X102IU/ml判定为乙型肝炎感染,依据相关标准计算不同时阶段两组新牛儿的乙型肝炎五项阳性率。1.3观察指标待两组孕妇生产之后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进行比较,记录其乙型肝炎五项结果以及I1BV-DNA病毒载量。依据乙型肝炎五项定量检测标准计算出两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五项阳性率,具体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6、(HBsAg)>0.5ng/ml为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10mIU/ml为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0.5PEIU/ml为阳性;乙型肝炎e抗体(HBeAb)>0.2PEIU/ml为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0.9PEIU/ml为阳性[5]。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新生儿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感染率的比较高病毒载量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感染率为23.08%(15/63),显著高于低病

7、毒载量组的6.06%(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03,卩二0.0355)o2.2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段乙型肝炎五项阳性率及DMA病毒载量的比高病毒载量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个月及7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阳性率及I1BV-DNA病毒载量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3讨论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发病的高危地区,而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耍传播途径,相关资料显示,40%〜50%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由母婴传播所致[6-7]o目前,关于母婴传播所致感染的机制尚不明确,特异性免疫耐受、HBV病毒变界以及基因的界质性都可能是引发

8、宫内感染的因素[8],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乙型肝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