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

ID:52488898

大小:2.82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_第1页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_第2页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_第3页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_第4页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6卷第6期2016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ERIODICAL0F()CEANUNIVERSITYOFCHINA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杨蓓蓓,林霄沛“(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通过分析HYCOM(HYbridCoordinateOceanModel)数据,得出棉兰老流(MC)位于0~800m深度,紧贴岸界,最大流速发生在次表层。棉兰老潜流(MUC)位于400m深度以下,127。E以东离岸侧,最大流速发生在1600m深度处。MUC的流核数目在12个月的分布不尽相同,大概

2、在143个,其中存在2个流核的月份最多;MUC各个流核在不同月份的核心强度有明显变化,5月份流核核心速度最大,可达10cm·s一;MUC各个流核的纬向剖面面积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月份的剖面面积最大。从季节内变化上看,MUC与MC都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内变化信号,周期在t00d左右。MC的季节内变化是由海表面涡旋引起的,而MUC的季节内变化是由温跃层以下的涡旋引起的。关键词:棉兰老流;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特征;HYCOM中图法分类号:P73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174(2016)06—021—0

3、8DOI:10.16441/j.cnki.hdxb.20150325引用格式:杨蓓蓓,林霄沛.棉兰老流与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6):21-28.YANGBei—Bei,LINXiao-Pei.IntraseasonalvariabilityofthemindanaocurrentandtheMindanaoundercurrent[J].Per[odi—c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2016,46(6):2128.北赤道流在接近菲律

4、宾海岸时分叉,形成向南的流动棉兰老流(MC)和向北流动的黑潮[1q]。大部分黑潮绕过吕宋海峡,沿着中国海岸向北流动[5],一小部分黑潮进人中国南海[63。棉兰老流的主要部分流入苏拉威西海补充印尼贯穿流,剩下的直接进入北赤道逆流(NECC)[6]。与此同时,在表层流下方存在着与其相对应的反向的潜流,分别为黑潮下方南向的吕宋潜流(LUC),棉兰老流(MC)下方的北向棉兰老潜流(MUC)与北赤道流下由西向东的赤道潜流(NEUC)[7]。棉兰老潜流是连接新几内亚潜流和北赤道逆流的重要海流,也是南半球表层以下海水跨越赤道后向

5、北继续输运的重要载体[8]。由过去MC的研究得知,MC是稳定的西边界流,最大流速约1m·s~[6,9-10]。Kimetal、Kashino等认为MC的流量受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的影响[11-13]。Kashino利用锚定数据,发现MC有较强的年际和季节变化。MUC是由中国学者利用1986—1988年间的3个航次温盐资料运用反演方法研究发现的,Hu和CuiEi415]利用棉兰老岛以东沿7.5。N3年的观测资料发现并命名了MC下面向北流动多流核的MUC。Lukas等利用ADCP的结果发现MUC20~25km宽,离岸50

6、~75km[2]。Wijffels等[10]发现MC以下的MUC是高变异性的,并因此认为MUC是瞬时现象。但Qu等[16]认为Wijffels等并未得到400db之下的速度场,因此Wijffels等的论断并不适用于深层水体;此外,在Wijffels等所得平均位势密度断面上,在500~l000db深度范围内向下倾斜的等密线已经表明了该处存在北向流,因而在更深水层上MUC应当是一个永久特征。近期,Chiang、Zhang、Wang发现,MUC的季节内变化信号与温跃层以下的涡旋有关[17-19]。Chiang认为MUC5

7、0~60d的信号是由南太平洋产生的次表层涡旋引起,沿着新几内亚岛向西北传播,最终到达棉兰老岛。而Zhang认为MUC的季节内变化信号是由同纬度自东向西传播的位于温跃层以下的涡旋引起的。而Wang认为影响MUC季节内变化的次表层涡旋来自南、北和同纬度3种路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MUC主体部分的直接、长期观测,因此对其结构和变异的认识较为不直观,导致棉兰老潜流的具体结构和流核数量尚不清楚,棉兰老潜流体积运输量存在分歧,同时,对于MC的季节内变化研究较少,对于MUC的季节内变化来源存在争议。本*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

8、计划项目(2013CB956202)资助SupportedbyNationalBasicResearchProgramofChina(2013CB956202)收稿日期:2015—09—18;修订日期:201512—15作者简介:杨蓓蓓(1991),女,硕士生。Email:haikeybb@163.com**通讯作者:E-mail:linxiaop@ou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