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

ID:52488919

大小:861.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8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_第1页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_第2页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_第3页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_第4页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l卷第9期2011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ERI()DICAL()F()CEANUNIVERSITY()FCHINA41(9)二071~076Sep..20ll桂北元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韩宗珠,衣伟虹,丁蒙蒙,来志庆,周艳芝(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桂北元宝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主要属于钙碱性和拉斑岩系.岩石的Si(^和M西)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在原始地慢标准化曲线上显示右倾特征,sr,Hf元素中等亏损。元素的稀土配分曲线亦显示右倾,具有Yb正异常特征,这是弧火山岩的明显特征。从主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岩石的构造环境并不单一.

2、其成因可能与小型洋中脊闭合有关。即板块会聚岩浆作用的产物,而非地慢柱岩浆作用的产物。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镁铁一超镁铁质岩;桂北;成冈中图法分类号:P581;P588.124;P588.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174(2011)09一071一06桂北元宝山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岩发育广泛,以往被作为四堡群变质地层单元的科马提岩组合而受到关注一2I。近年来,葛文春、李献华等∞j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桂北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做了相应的研究,测定元宝IJJ地区超镁铁质岩来源于亏损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的岩浆堆晶;周金城、王孝磊等[43利用湿法化学分析及ICP_

3、AES、ICP—MS测定桂北中新元古代镁铁一超镁铁质岩石的类型属钙碱质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岩石地化特征;周继彬、李献华等口]测定_『桂北元宝IJI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岩石的年代.并推测元宝【【I地区超镁铁质岩应形成于板内环境。本区镁铁一超镁铁质岩是火成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不同研究者对其成因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实际取样,并根据元宝山地区镁铁一超镁铁岩的主要和微量元素特征,研究探讨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区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探讨该区中、新元古代火山活动和构造演化。1地质背景佳北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其主要地质单元包括中元古代四堡

4、群、新元古代丹洲群、花岗岩及区内广布的镁铁一超镁铁质侵人体。其中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多为层状一似层状,分布于摩天岭岩体南部罗城县宝坛地区和元宝山岩体周围,共有大小岩体500多个,单个岩体面积为o.02~lI5km2,最大不超过5krn2。主要岩石类型为变纯橄榄岩、变辉橄岩、变橄辉岩、变辉石岩、变辉长岩、变辉绿岩、变辉氏辉绿岩等。镁铁一超镁铁质岩类都遭受了强烈蚀变作用。蚀变类型有阳起石化、透闪收稿日期:2010一1l—15;修订只期:201106—14作者简介:韩宗珠(1964一),男,教授。E-mail:hanzongzhu@o崛edu.cn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绿

5、帘石化、钠长石化、斜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等。元宝山地区镁铁一超镁铁岩常见侵位于四堡群,呈岩珠状或岩脉状.与本洞、三防和平英等花岗岩体共同被丹洲群角度不整合覆盖(见图1)。这些岩石包括数量众多的镁铁质岩脉、堆积的超镁铁岩等,主要分布于元宝山岩体周围蟑j。E圃石炭系回南华一震旦系团断层口基性一超基性_泥盆系l丹洲群Ei蜀№质界线_花岗岩■_寒武系_四堡群口采样位置图l桂北Ji宝山地区地质图(据广西l:50万数字地质图修改)Fig-1Regionalgeolo百calnlapofYuanbaos}1anare{i.nortllernGuang菇(Accordingto1:jOm蜘ad

6、d画talH诅p)2分析方法本文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分别通过山东省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实验测试中心硅酸盐全岩化学分析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ICPLMS分析测试完成。主要元素的全岩化学分析精度优于1%~5%;微量元素的ICP-MS分析精度优于3%,具体流程见文献[6]。实验中对样品检测采用的质量监控方法主要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比对;密码样品的双份分析;样品全分析的百分数加和。3岩石地球化学特征3.1主元素特征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主元素化学成分数据来源于实测数据、葛文春[7]和张桂林[8](见表1)。元宝山地区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岩石的SiO。和MgO含量变化范

7、围较大,分别为41.60%~52.36%和6.60%~29.96%,样品属于超基性——基性岩类。元宝山岩石样品的Alz03/TiO。比值范围8.48~34.95,平均为23.19,总体而言,比值较高,与前人研究相似。Kz0、Mn0、Pz0。的含量均低于1%;NazO的含量平均为1.57%;CaO的含量平均为6.95%;Fe阱的含量变化范围为5.88%~15.55%,其平均含量为10.04%。根据岩石的Si02一Alk(NazO+KzO)图解(见图2),镁铁一超镁铁质岩投点分布在亚碱性和碱性界限附近,多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